欧美及亚洲发达国家早已意识到智慧城市建设对国家、经济、生活各个领域的重大影响,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国家和城市的智慧转型已是全球必然趋势。
我国也逐渐进入智慧城市规模化建设的新阶段,以政策文件为代表的政策决策对我国城市智慧化建设具有重大影响。我国以《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下发启动了全国电子政务重点工程“十二金工程”的试点建设,为智慧城市的大规模试点建设奠定了基础。2012年底,住房城乡建设部颁布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启动了我国首批90个城市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本书是《新型智慧城市政策、理论与实践》三部曲的第一部,对智慧城市政策的整体概况、演进进程和新型智慧城市的起源进行了回顾,提出了新型智慧城市的新要求、新思路、新方法与新模式;从政策要求、领导人思路、国家标准中解读顶层设计的定义、内涵与要求;对政策中要求的建设内容与发展进行了总结。
本书分为九大章节,对智慧城市政策的整体概况、演进进程和新型智慧城市的起源进行了回顾,也提出了新型智慧城市的新要求、新思路、新方法与新模式。本书旨在通过对2012~2018年以来新型智慧城市相关政策的分析解读,让读者进一步了解政策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所提供的顶层思路,为政府、企业、市民提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参考框架。
现阶段是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尤其是在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背景环境下,信息化是驱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先导力量,智慧农业的发展将是抢夺历史机遇的最佳窗口期。
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几大发展趋势:
一是智能农机装备成本的下降与应用普及将极大促进智慧农业的发展。欧美等农业发达国家以装备农业为代表的发展路径已给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以大量经验和启示,加上我国的工业制造能力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目前已逐步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农机装备制造成本正逐年下降,应用普及率也在逐年提升;同时,智能传感设备的成熟也为智能农机装备的发展带来提升空间。在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智能农机装备的应用将极大促进智慧农业的发展。
二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入农业生产各领域。华为发布的《联网农场—智慧农业市场评估报告》中指出,智慧农业的未来在于连接,在于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和生产力。目前,华为牵手袁隆平团队对土壤实行数字化管理,希望推动从15亿亩盐碱地里改造出1亿亩的良田。而京东、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公司也早已纷纷在农业领域探索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例如阿里的“ET农业大脑”为浩丰食品集团为场景,旨在开发农业种植的人工智能系统,让农民和企业更便捷更规范地进行农田耕种管理。在未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使得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精准化将不再是梦想。
三是智能机器人将成为农业生产中的标配。在先进发达国家农业智能机器人在农业生产的许多领域得到发展和应用。美国明尼苏达州一家农业机械公司研究推出的施肥机器人会从不同土壤的实际情况出发适量施肥;法国发明了专门服务于葡萄园的机器人,它几乎能代替种植园工人的所有工作包括修剪藤蔓剪除嫩芽监控土壤和藤蔓的健康状况等。技术的进步、巨大的市场需求都在推动农业与科技加速融合,未来无人机、智能农业机器人等或将成为田间地头的标配。
四是农业生产、服务模式将更加个性化与更贴近消费者。信息技术的应用缩短了人与人的距离,也缩短了人与物的距离。我国当前的互联网销售模式已拉近了消费者与农民的距离,不断将偏远地区的产品输出到发达地区的消费者手中。在未来,由于信息更加透明,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将得到容易满足;同时,物联网技术及标签标识的应用、全程可视化追溯体系的建立将使农产品从生产、检测、运输、包装、服务消费等全链条的信息将更加透明的对消费者开放,信息的可视化将成为智慧农业消费服务的一种趋势。
前 言 III
第1章 概念与内涵:新型智慧城市的理念与愿景 1
1.1 总体政策概览 1
1.2 智慧城市政策演进 5
1.3 新型智慧城市起源 11
1.4 新型智慧城市内涵 16
第2章 顶层设计:新型智慧城市成功的关键因素 27
2.1 政策概览 27
2.2 顶层设计的定义与内涵 28
2.3 顶层设计的要求 28
第3章 惠民服务: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宗旨 33
3.1 概述 33
3.2 政务服务 48
3.3 全民教育服务 58
3.4 医疗健康服务 68
3.5 智慧旅游服务 79
3.6 智慧文化服务 88
3.7 社会保障服务 95
3.8 智慧社区 103
第4章 精准治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主战场 111
4.1 概述 111
4.2 公共安全 120
4.3 智慧城管 158
4.4 智慧市场监管 167
4.5 智慧交通 173
4.6 智慧信用 182
第5章 生态宜居:新型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95
5.1 概述 195
5.2 智慧生态环境 209
5.3 智慧水利 221
5.4 智慧气象 231
5.5 智慧住建 238
5.6 智慧能源 248
第6章 产业经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动机 254
6.1 概述 254
6.2 智慧农业 261
6.3 智能制造 271
6.4 电子商务 294
6.5 智慧金融 305
6.6 智慧园区 311
第7章 信息基础设施: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根基 318
7.1 概述 318
7.2 物联感知资源 320
7.3 通信网络资源 329
7.4 计算存储资源 338
7.5 数据资源 344
7.6 基础平台 349
第8章 网络信息安全:新型智慧城市的核心保障 371
8.1 概述 371
8.2 政策概览 372
8.3 我国网络空间安全顶层设计 373
8.4 我国网络空间安全法律法规 377
8.5 我国网络空间安全标准 381
8.6 趋势与展望 385
第9章 建设运营模式:新型智慧城市的创新之道 387
9.1 概述 387
9.2 政策要求 388
9.3 趋势与展望 389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