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城市集聚以及劳动力市场极化理论进行回顾的基础上,结合对户籍制度和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产生和发展历史背景的分析,借鉴发展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相关理论,实证研究了城市规模与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和能力的关系,提出了城市规模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三个机制,从三个层面解释了城市规模影响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和能力的机制,并结合当前城镇化和市民化政策,提出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章节安排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第二章 理论回顾和文献述评
第一节 相关理论回顾
第二节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相关文献述评
第三节 相关研究对本书的启示
第三章 户籍制度与市民化问题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户籍制度建立与城乡人口流动停滞阶段 (1955—1978 年)
第二节 户籍制度调整与农民工问题产生阶段 (1978—2000 年)
第三节 户籍制度改革与市民化推进阶段 (2000 年至今)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规模与农民工市民化意愿
第一节 城市规模与农民工定居意愿
第二节 城市规模与农民工户籍迁移意愿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规模与农民工市民化能力
第一节 城市规模与相对收入
第二节 城市规模与农民工城市自有住房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市规模影响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和能力的机制分析
第一节 城市规模与厚劳动力市场
第二节 城市规模与人力资本外部性
第三节 城市规模、 职业结构与劳动力市场极化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和政策启示
第一节 本书的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启示
附 录
参考文献
后 记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