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资本论》中的金融分析新范式
0.00     定价 ¥ 48.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010201122
  • 作      者:
    刘新刚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0-01
收藏
作者简介
  刘新刚,1978年出生,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资本论》当代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时代金融理论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当代经济研究》《海派经济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文章6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各类项目9项。获得各类奖项10余项。出版专著或参著共8本。
展开
内容介绍
  建立有效的金融分析范式关涉国家富强和民众福祉,需要详加考察。当前全球金融实践中的金融脱实向虚、风险频发等问题引发对全球既有金融分析范式的反思。《资本论》对金融脱实向虚的运行规律及其带来的风险和分配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引,以《资本论》为本文基础,建立在新的起点、新的方法、新的观点基础上,探索真正实现富民强国的新时代金融分析新范式。《资本论》中的金融分析新范式试图将金融学从抽象“理性人”世界拉回现实人类生活世界,这对于思考新时代中国的金融理论建构和金融实践方案具有较为重大的价值,同时对于反思和重建全球金融理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资本论>中的金融分析新范式》:
  从上文的研究中,我们已经了解到马克思进行经济学研究的两种最主要的方法:抽象和具体相统一,以及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思维抽象和思维具体都是逻辑进程,而要想使得理论在现实之中更具解释力度,就要深入地考察历史的进程,使得逻辑和历史相统一,才能使理论符合实际。运用这两种方法,马克思不仅找到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性的矛盾,更从这一矛盾出发,找到了金融这一矛盾最为深刻的领域,这一历程在其著作《资本论》中得到了详细的论述。
  在《资本论》的开篇,马克思就写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有些学者就误认为,商品就是马克思进行经济学研究的起点了,这是再错误不过了。“庞大的商品堆积”只不过是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感性具体,从这一个混沌的表现出发,马克思抽象出了社会财富的本质。马克思首先看到,商品首先是一个能够靠本身的属性来满足人们某些需要的物,因而,商品的这种物的有用性使它成为社会财富的表现,成为“使用价值”。这种使用价值和人取得它所耗费的时间是没有关系的,只和物本身的属性有关,因此,在考察物的使用价值的时候,就着重于考察它的量上的规定——亚当·斯密的研究就止步于此,他虽然承认了劳动的价值,但由于他并没有掌握正确的抽象法,所以其对商品的抽象仅仅止步于使用价值,进而沉迷于量的研究,而没有坚定的贯彻劳动价值论。在斯密的抽象层次上,商品被抽象为了使用价值,而在使用价值身上,我们看到的仅仅是物质的世界,其中没有生产者和资本所有者的意志和社会关系,似乎商品就表现为了“赋有生命的、彼此发生关系并同人发生关系的独立存在的东西。”而沿着这样的思路进行研究,难免就会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完全地抛却经济关系的分析,陷入物与物之间的纯粹的量的分析上,使其成为一门“商品学”。而在上文中研究马克思的科学抽象法的时候,我们看到,马克思认为进行抽象的目的就是要保留“人的实践性”这一根本属性,而这一属性则要在实践过程中,或者说在经济交往过程中来发现。而在商品的交往过程中,通过对交换价值的研究,马克思进一步地抽象出了商品的更为本质的属性——价值。斯密仅仅将商品抽象为使用价值,这就不能解决不同的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问题——这里他又求助于供给和需求的作用。而由物本身的属性决定的不同的使用价值,是如何进行交换的呢?例如,一定量的小麦等于一定量的铁,不管其比例如何改变,总说明两种不同的使用价值中有一种共同的东西。那么,为了寻找这种共同的东西,我们将商品的有用性抛开,商品就只剩下了劳动产品这一个属性;而进一步的,如果“体现在劳动产品中的各种劳动的有用性质也消失了,因而这些劳动的各种具体形式也消失了。各种劳动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而这样的一种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就形成了“这个社会实体的结晶”,即商品价值。而在由使用价值到价值的抽象过程中,马克思着重考查了商品之间的交往,实际上也就是商品背后的所有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价值对象性只能在商品同商品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我们实际上也是从商品的交换价值或交换关系出发,才探索到隐藏在其中的商品价值”,只有注重实践性,注重经济关系的分析,才能够抽象出商品的本质。
  ……
展开
目录
引论
第一章 当前全球几大金融分析范式及其困境
第一节 新自由主义金融分析范式
第二节 新凯恩斯主义金融分析范式
第三节 其他金融分析范式

第二章 《资本论》金融分析新范式的研究起点
第一节 实践唯物主义
第二节 现实人
第三节 现实经济金融关系中的人

第三章 《资本论》金融分析新范式的研究对象
第一节 经济关系
第二节 金融关系
第三节 具体金融关系

第四章 《资本论》金融分析新范式的分析方法
第一节 抽象与具体相统一的方法
第二节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第三节 在金融领域的具体体现

第五章 《资本论》金融分析新范式的基本观点
第一节 金融领域需要强金融关系管理
第二节 金融领域的经济关系管理方式方法
第三节 未来金融的发展趋势

第六章 《资本论》金融分析新范式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新金融科学思维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学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道路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