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城镇化视角下我国职业教育供给与需求协调发展路径研究
0.00     定价 ¥ 76.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04769428
  • 作      者:
    李慧凤,王秦,邱红
  • 出 版 社 :
    中国财富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0-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在城镇化视角下,结合城市发展现状,以供给和需求理论角度,阐述当前职业教育现状和未来发展规划,为以后的职业教育发展研究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展开
作者简介

  

李慧凤,湖北武汉人,1965年出生,武汉大学经济学硕士,长期从事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及教学工作,现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经济管理系教授、系主任,北京市职教名师。

李慧凤教授潜心钻研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对国际国内职业教育发展的动态及理论前沿具有深刻的洞察与把握,主持并完成省部级课题5项,作为主要成员参加1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多项横向课题的研究,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8部。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城镇化视角下我国职业教育供给与需求协调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AEA13104)研究成果。

本书吸收国内外有关职业教育与城镇化互动新研究成果,深入挖掘城镇化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内涵及特征,在对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的供给现状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从总量、层次、结构等宏观层面以及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等微观层面对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的供给现状及城镇化发展对职业教育需求的配置状态进行诊断研究,挖掘当前职业教育供给与需求失衡的关键因素,构建职业教育供求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展开基于城镇化建设的职业教育供求协调发展路径研究,这是实现职业教育与城镇化发展良性互动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本课题的研究对职业教育与城镇化理论研究的推进以及职业教育改革实践的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本书可供职业教育政府主管及规划部门、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参考使用。


展开
精彩书摘

城镇化视角下我国职业教育供求配置研究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职业教育大发展作为支撑,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现代职业教育要发挥优势,输送城镇化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基于上述职业教育需求与供求现状研究,本章将挖掘城镇化进程中职业教育供求存在的问题以及失衡的关键原因。


41城镇化视角下我国职业教育供求配置概况


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职业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导致了职业教育资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一直以来人们对它的理解各异,因此出现了不同层次、不同属性的职业教育资源。综合各方面的看法,本书认为职业教育资源主要是指促进职业学习者和职业能力发展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各种要素。从不同层面和不同的经济结构角度来说,社会经济政策、企业、校园、经费、其他类型的教育,甚至国外的职业教育理论、课程、师资都是属于资源的范畴;从专业的角度来说,生源、教学团队、课程、实训基地等方面也是属于资源的范围;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各类教学资源比如教材、网络资源库、教室、实训实习设备、学生等都属于职业教育资源研究的内容。本部分也将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从城镇化的视角来研究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现状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411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经济学分析


(1)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需求分析


社会系统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可以从国家、企业和个人三个方面的需求来分析。国家需求产生的原因是教育具有正外部性,能提高公民的素质和文明程度,提升就业率;企业需求产生的原因是对职工的教育和培训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个人需求的产生,则是由于接受职业教育能够提高个人素质和技能,从而在人才市场上更具有竞争优势。总之,国家、企业和个人都是理性主体,在预期未来收益高的前提下形成对职业教育的需求。用公式表示为:



4城镇化视角下我国职业教育供求配置研究

DP=f(E,C)


DP是指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其函数f中的E是指对职业教育的预期收益, C是接受职业教育的成本。从公式可以看出,DP与E成正比,与C成反比。


目前来看,由于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国内各层次技能劳动力供给还不能完全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因此,在对职业教育的需求DP大的前提下,职业教育的预期收益E也是比较大的,在职业教育的投入成本低于同类高等教育投入成本的情况下,对职业教育的投资是一种见效较快且收益率较高的投资,可以使人力资本发挥更大效用。


(2)职业教育资源的供给分析


国家、企业、个人愿意投资于职业教育主要取决于供给意愿和供给能力,用公式表示为:


Sp=f(w,c)


Sp是指对职业教育资源的供给,其函数f中的w和c分别代表供给意愿和供给能力。从供给能力的角度分析职业教育资源的供给,其供给能力取决于供给者的收入,财政收入构成政府教育资源供给的主要来源。近几年,尽管政府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但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教育经费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一直在较低的水平上徘徊,其中在教育投资中职业教育所占比重更少,这种情况必然会限制职业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从企业收入的角度看,企业收入主要来自企业盈利。企业盈利能力较强,投资决策正确,则能够保障企业对其职工培训的充分供给。就目前而言,他们所能提供的职业教育资源投资也是十分有限的。

近年来,由于就业困难,劳动者个人对职业教育的供给意愿和能力有所提高,但是仍然十分有限。因此,导致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供给能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412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内容 


(1)宏观层面的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内容


宏观层面的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社会总资源对职业教育的分配。社会总资源对职业教育的分配

是指在社会总资源一定的前提下,如何将资源在社会各领域与职业教育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社会总资源的分配从总量上和结构上决定着职业教育资源的分配,社会总资源对教育的分配是职业教育资源分配的前提。


②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教育间的分配。

在职业教育领域主要包括教育资源在职业教育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间的分配以及在各级教育中不同类别教育之间的分配等。


(2)中观层面的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内容


中观层面的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主要研究的是职业教育资源在各地区的分配,及其对当地区域经济结构、行业结构的相关影响,比如,我国按行政区域在各省、市、县之间的职业教育资源分配。


(3)微观层面的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内容


微观层面的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主要是指职业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教育的职业院校间,在职业院校内部各专业、课程、各部门之间的分配与流动。


展开
目录

目录

1导论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1

12城镇化与职业教育互动演进国内外理论2

13城镇化与职业教育互动演进国内外实践发展13

14研究的创新点34

15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37

本章小结39

参考文献39


2我国城镇化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51

21我国城镇化发展对职业教育需求的一般分析51

22我国城镇化发展对职业教育需求的区域分析——以北京为例65

23我国城镇化发展对职业教育需求的行业分析——以北京为例76

本章小结117

参考文献117

3我国职业教育供给研究119

31我国职业教育供给的环境119

32我国职业教育供给主体、内容及方式140

33我国职业教育供给的区域分析——以北京为例150

34我国职业教育供给的行业分析——以北京为例159

本章小结179

参考文献179

4城镇化视角下我国职业教育供求配置研究181

41城镇化视角下我国职业教育供求配置概况181

42城镇化视角下我国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194

43城镇化视角下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存在问题的原因221

44城镇化视角下职业教育供求配置的区域研究——以北京为例224

本章小结230

参考文献231

5我国职业教育供求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234

51职业教育供求协调发展内涵界定234

52职业教育供求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43

53职业教育供求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253

54职业教育供求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流程及特点254

55职业教育供求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框架257

56职业教育供求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262

57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职业教育供求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268

本章小结275

参考文献276

6我国职业教育供求协调发展路径278

61职业教育供求协调发展的目标和原则278

62构建职业教育供求协调发展的路径282

63我国职业教育供求协调发展的重点工作及措施297

64职业教育供求协调发展路径的区域研究——以北京为例306

本章小结313

参考文献31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