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近现代书法研究大系:全国第一届近现代书法研讨会论文集:(安徽﹒黄山):近现代书法研究(一)
0.00     定价 ¥ 68.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40146948
  • 出 版 社 :
    河南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4-01
收藏
内容介绍
  汇聚在《近现代书法研究大系:****届近现代书法研讨会论文集:(安徽﹒黄山):近现代书法研究(一)》中的论文,虽然都是二十多年前近现代书法研究者的成果,但作为基本入门的引导,在提供专业知识、提示课题核心、提出思想轨迹诸方面,这些内容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了解了在筚路蓝缕的“近现代书法”概念提出和研究起步之初,第一代研究家和爱好者是以怎样的饱满热情和不无稚嫩的研究方法,对这一课题倾注了巨大心血,并且创造出了重要的业绩的。
  从1994年举办****届近现代书法研讨会到今天,已经有25年了。从1997年举办全国第二届近现代书法研讨会到今天,也已经有20年了。从1988年我写《现代中国书法史》完成到今天,则已经有30年了。三十年风云激荡,我们不忘初心。“近现代书法研究”还在我们大家的努力下,庚续和焕发出它的学术生命;而我们这个“近现代书法研究大系”的重新发力——再版已有的成果,创造更新的成果;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一定会建造成一座宏伟巍峨的“近现代书法”的学术大厦。再看看这两部论文集的启动标记和初始价值,谁又会说它没有意义呢?
展开
精彩书摘
  《近现代书法研究大系:全国第一届近现代书法研讨会论文集:(安徽﹒黄山):近现代书法研究(一)》:
  一、现代书法教育家
  万事万物,人是第一位的。书法教育的主体因素同样是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构成了统一体的两侧,也正是因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使教育有了生存的可能。而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又占主导地位。就是说,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给学生教什么?怎样教?这些都是教师要思考的问题。思考深刻、落实得力、成效显著,对同时代人甚至后人产生模范作用者,便是我们所仰慕的教育家。现代书法教育虽然历史不长,但也涌现出了一定数量的书法教育家。他们之中,有开现代书法教育先河的第一代书法教育家;有承前启后的第二代书法教育家;也有思维敏捷、善创新意的第三代书法教育家。他们的共同努力和重大贡献为现代书法教育事业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
  显然,第一代书法教育家的脚步是艰难的。他们面对的是书法教育的一片荒漠。在没有任何现代书法教育素材可供借鉴的情况下,他们开拓性地做起了书法教育这一事关祖国传统艺术兴衰的工作。因此,他们的每一个举动,诸如:教学大纲的制定、范本的选择、方法的采用乃至学生知识结构的调控等都格外地令人关注和效仿。他们是现代书法教育的探险者和领航人,代表人物有潘天寿、陆维钊、沙孟海等。他们三人同为中国美院的名教授,又都是中国传统文人类型中诗、书、画、印四绝的大家。凭借着深厚的学养和功底,凭借着在大学从教的丰富经验,他们充当了同时代其他人不能充当的角色。1957年,身为院长的潘天寿向国家教育部门提出建议,要求在少数高等艺术院校中开设书法专业。当国家教委将筹备书法专业的任务落实到中国美院后,潘天寿又亲自组织了由陆维钊负责,沙孟海、诸乐三等参加的筹备小组。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1963年,中国第一个书法专业在中国美院设立,并于次年开始正式招生,使高等学校的书法教育迈开了可喜的一步。1979年,中国美院又组建了我国第一个书法硕士点并正式招生,陆维钊、沙孟海任指导教师。陆维钊在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以及研究生的招生工作中都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开创性地塑造了研究生书法教育的雏形。沙孟海在陆维钊谢世后,挑起了研究生首席导师的重担,继而又出色地培养了多名书法研究生。所带第一批书法研究生,已经在书坛发挥着中坚力量和骨干分子的作用。以此来看,如果说,潘天寿是中国现代书法教育倡导者的话,那么,陆维钊和沙孟海无疑是现代书法教育的奠基人。
  第二代书法教育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书法艺术全面复兴,书法教育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发展的时候而涌现出来的。这一代书法教育家的工作系统已不囿于中国美院一校,已经从杭州扩展至北京、南京、重庆等地。代表人物有陈大羽、刘江、章祖安、欧阳中石、徐无闻和尉天池等。其中,刘江、尉天池和章祖安从事书法教育工作达30余年,是书法教龄最长的三位。尉天池、欧阳中石、刘江、章祖安在高等书法教育体系建设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书法高级人才的培训呈现出由进修生、留学生、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组成的完整体系。陈大羽和徐无闻本不以书法为专业,但都极有造诣,他们为了书法人才培养的需要,毅然投入书法教育工作,用自己的气质修养、知识结构和长者风范成功地培养了书法研究生。在第二代书法教育家身上,我们看到了高等书法教育的两种不同模式,即美术学院(包括艺术学院)的教育模式和师范大学的教育模式,这也是第二代书法教育家的贡献所在。
  第三代书法教育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第一批书法硕士生。他们以自己不凡的才华幸运地接受在当时处于最高层次的研究生级书法教育,毕业后又多数留校从事书法教育工作。代表人物有陈振濂、邱振中、王冬龄、黄悖、徐利明、陈仲明和王镛等。他们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已开始把触角伸向书法教育的学科建设,开展了一系列高难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陈振濂写出了洋洋100多万言的书法教育学学术专著和教材,在书法教育的理论、实践及方法论上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为书法教育学这一学科做出了极富开创意义的建设。又如邱振中,他素以善思辨和不求同而见长,他的书法教育研究成果也表现出了十分鲜明的个性特征。他的论文《关于书法教学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以及由他主编的电大教材《书法艺术》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其他五位书法教育家王冬龄、黄悖、王镛、徐利明、陈仲明都或有书法教材问世,或有书法教育论文发表。他们在书法教育方面也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做法。
  ……
展开
目录
书家研究
论沙孟海先生的理论观/张韬
沙孟海印学思想研究/李庶民
关于齐白石、黄宾虹和张大千三人书法的批评/罗厚礼
弘一批判——致李叔同的一封信/张铁民
梁启超与书法/傅爱国
于右任书法年表/徐畅
于右任的书法贡献/郭恒
赵叔孺篆刻艺术探讨/周节之
饶宗颐书法艺术蠡测/西中文
再论沈尹默——与马啸先生商榷/曹军

区域书法研究
民国歙人书家概述/许宏泉
对抗战大后方书法活动的考察/魏学峰

方法论研究
关于近现代书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马钦忠

书史研究
五四文化裂变与书法审美转向/张国斌
关于现代书法教育的考察/潘善助
民国时期的书法与篆刻之比较/朱培尔
由碑到帖——民国书法的立场转换/姜寿田
从民国以来中国女书法家说起/赵兴艳
军魂·书韵——军队书法十年回顾/李劲松
1965年以来兰亭论辩之透视/毛万宝
近现代书法史年表简编/陈振濂
中国当代书坛两高峰——林散之与沙孟海比较研究/杜雍
清代碑学对近现代书法的影响/李义兴
梁启超书法研究/石建邦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