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为《永恒的孩子》中译本而作
五年过去了,然而
一切都印在我的记忆中:
葬礼时的巨大悲痛;
精疲力竭直至全面崩溃;
突然触及世界末日的感觉。
于是,我把自己抛进了撰写《永恒的孩子》那短短四周的每时每刻。
也许我不该承认这样的事实:
一切都已经永远消失,
一切都已经随风飘逝,
哪怕是一种轻率而又前所未闻的原则
也被丢进了虚无。
这个传说属于大家,
因为它讲述了进入恐怖之夜后那个迷人的世界。
在那里,所有的孩子都活着;
在那里, 所有的仙女和魔鬼都耐心等待着孩子们的到来。
呵,让传说走遍天涯走遍海角吧!
我难以想象当这部小说飞向世界的另一端时,
将意味着什么?
谁会相信在虚幻境中的某个地方,
有一个快乐岛,
有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我从未真正自视为作家,
我不读自己的书,然而,
既然《永恒的孩子》已经问世,
就应该独自承担起它在世上的责任。
或许,它会引起赞誉和批评,奉承和保留,热情和仇恨。
然而,
这一切对我来说,全都无所谓。
这本书犹如一个动作,留在了我的记忆之中,
从中获取永生的愿望只是徒劳。
《永恒的孩子》讲述了我们的女儿波丽娜的生与死,
书中的一切都是真实的,
绝无半点虚构。
这是一部小说,然而
是一部真实的小说。
像所有其他的文学一样,法国文学具有毁灭性的传统:
某些创作是为了让死者太平,让活人安宁。
我一心想在我的小说中放进大量的悲伤、愚蠢和情感,
竭尽全力引入我印象中的,甚至是活生生的一台柔弱而热切
的小机器生产出来的全部。
应该承认:它是从我们的生命中诞生出来的。
《永恒的孩子》是一部小说,
一部真真实实的小说。
因此它也是一个传奇。
在那个如此漫长而又异常短暂的生病期间,
我在最理想的孤独中创作出一个动作,
如果说这是一个举手礼,
犹如孩子高高抬起的小手留下的印记,
我的回忆,
不为任何人,不为任何物。
是谁在一瞬间厚重而无记忆的期限里
记载了那个温柔、天真的缺憾,令人怜爱无比。
五年过去了,
漫长而又短暂,
我依旧不明白这部处女作价值何在意义何在?!
——菲利普·福雷斯特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