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多余的人
0.00     定价 ¥ 39.8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48937869
  • 作      者:
    莱蒙托夫
  • 译      者:
    力冈
  • 出 版 社 :
    云南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7-01
收藏
编辑推荐
  
  他们彷徨、丧气、迷茫
  他们受过良好教育,生活优裕
  他们是一代年少有为,却对时代背景无力改变的年轻人
  他们灵魂早衰,厌倦生活,对一切漠然
  他们找不到活着的意义,觉得自己被时代所排斥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多余的人

  俄国文学史上不可绕过的"多余的人"形象毕巧林--一个有着大好前程的贵族军官,女人们对他如痴如狂,是如何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走向漫漫作死之路?


展开
作者简介

  
  莱蒙托夫|作者

  普希金后俄国又一伟大诗人,别林斯基誉其为"民族诗人"
  生于莫斯科,自幼受到良好教育,通晓多门外语,绘画天分奇高
  考入莫斯科大学,后转入圣彼得堡近卫军骑兵士官学校
  因悼念普希金的《诗人之死》,名声大噪,后被当局多次流放
  27岁时,因病移居疗养院,与退伍少校决斗而死
  生前仅出版一部诗集和长篇小说《多余的人》(曾名《当代英雄》)

  一生经历与笔下的毕巧林,出奇相似。



  力冈|译者

  原名王桂荣,俄苏文学翻译家
  毕业于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俄语专业,后分配至安徽师范大学任教
  在生命最后20年里,翻译了近700万字的俄苏文学作品
  代表译作:
  《静静的顿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日瓦戈医生》
  《白轮船》《多余的人》《猎人笔记》等

  余振|书中黑页诗歌翻译者

  原名李毓珍,俄苏文学翻译家
  代表译作:
  《普希金长诗全集》《莱蒙托夫抒情诗全集》



展开
内容介绍

  
  渴求意义的人突然面对无意义的世界,首先表现出两种心态。
  听天由命地接受无意义:颓废。
  慷慨激昂地反抗无意义:悲壮。

  还有第三种心态:厌倦。十九世纪俄国贵族精英知识分子,家有庄园与农奴,生活优裕受到良好教育。在高压统治下,社会意识初启蒙,他们空怀一腔热血,不满现实、渴望有所作为,却又屡屡碰壁无力改变阶级现状而变得痛苦、消沉、愤世嫉俗、蔑视一切生活道德规范。这种不肯接受又不肯反抗的厌倦情绪体现到俄国文学上,是一系列"多余的人"形象的出现。

  总是在追求意义,却总是求而不得。他们不是十恶不赦的坏人,甚至是诚实正直的。所做的任何努力,带给别人的都是伤害。最终自己的灵魂也在这种深不可测的失落中渐渐被腐蚀掉,变得更加行尸走肉。

  但这种厌生慕死的心理,似乎很贴近于当下的"小确丧"。每个时代都有这样"多余的人",因为找不到活着的意义,以致于觉得自己被时代所排斥,是一个可有可不有的人。

  上承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是不可绕过的一个"多余的人"形象,浓缩了俄国一整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莱蒙托夫《多余的人》,是俄国社会心理小说的开端之作,是一部游记,也是日记、爱情历险和忏悔录。


展开
精彩书评

  
  托尔斯泰:如果莱蒙托夫活着,那我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就谁也不必存在了。

  果戈理:我们无论谁也写不出这样真实、这样美妙、散发着这样馥郁芳香的文章。

  契诃夫:我不知道有比莱蒙托夫的语言更好的语言。


展开
精彩书摘

  
  天一黑,我就吩咐哥萨克勤务兵像行军中那样烧好了茶水,我点起蜡烛,在桌旁坐下,用旅行烟斗吸起烟来。我还没有喝完第二杯茶,门忽然吱嘎一声,我背后就响起衣裙窸窣声和脚步声;我打了个哆嗦,便转过身来--原来是她,我的水妖!她轻轻地、一声不响地在我对面坐下来,用一双眼睛盯着我,不知为什么,反正我觉得这目光充满柔情蜜意,这使我想起在过去的年代里曾使我如癫似狂的种种目光之一。她似乎在等我问话,我却一言不发,说不出有多么发窘。她一脸灰白色,透露出内心的激动。她的一只手毫无目的地在桌子上动来动去,我发现那手轻轻哆嗦着。她的胸脯一会儿鼓得高高的,一会儿又好像屏住呼吸。这幕喜剧开始使我不耐烦了,正想用最平淡的方式来打破这种沉默,也就是请她喝杯茶,她却忽然跳起来,用双臂搂住我的脖子,在我的嘴唇上就咂了一个湿滋滋、火辣辣的热吻。我的眼睛里发黑,头脑发晕,于是我带着青春的火热劲儿把她紧紧搂在怀里,她却像条蛇似的从我怀里溜掉了,只是对着我的耳朵小声说了一句:"今天夜里等大家都睡了,你到海边来!"她就像箭一般从屋子里飞了出去。她在过道里把壶和放在地上的蜡烛都踢翻了。"哎呀,这鬼丫头!"哥萨克勤务兵叫起来,他坐在干草上,本来想喝喝剩茶暖和身子的。这时候我才回过神来。
  过了有两个钟头,码头上什么声音也没有了,我推醒我的哥萨克勤务兵,对他说:"要是听到我开枪,马上到海边来!"他瞪大了眼睛,机械地回答说:"遵命,老爷。"我把手枪插在腰里,便走了出来。她在斜坡边上等着我呢,她穿的衣服极单薄,那细细的腰上缠着一条不大的围巾。
  "跟我来!"她说着,拉住我的手,我们就往坡下走。我不明白,我怎么会没有摔断脖子的;到了坡下,我们便向右拐,顺着昨天我跟踪小瞎子的路走去。月亮还没有升上来,只有两颗小星星在黑黝黝的天空闪烁着,像救命的灯塔。汹涌的海浪一个接一个均匀而有节奏地翻滚着,微微抬动着系在岸边的一条孤零零的小船。"咱们上船吧!"我的女伴说。我犹豫起来--我可不喜欢在海上浪游,但后退也不是时候。她跳上船,我也跟着她跳上去,我还没有回过神来,就发现船已经离岸了。"这是什么意思?"我很生气地说。"这意思就是,"她一面回答,一面把我按在板凳上,两条胳膊搂住我的腰,"这意思就是,我爱你。"她的脸贴到我的脸上,于是我在脸上感觉到她那股火辣辣的气息。忽然扑通一声,有什么东西掉到水里去了:我往腰里一摸--手枪没有了。啊,我心中顿时出现可怕的猜想,血往头脑里直涌!我回头一看--我们离岸已有五十俄丈远了,我又不会游泳!我想把她推开,她却像猫似的抓住我的衣服不放。突然,她使猛劲儿一推,险些把我推下海去。小船摇晃起来,但是我没有摔下去,于是在我们之间展开一场生死搏斗。愤怒给我增添了力量,但我很快就发现,我不如我的对手灵活……"你要干什么?"我紧紧抓住她的小手,大声说。她的手指头被我攥得喀吧喀吧直响,可是她没有叫:她那蛇一样的性格经受住了这样的疼痛。
  "你看见了,"她回答说,"你会去报告的!"她使出一股猛劲儿,把我推倒在船边上,我们两个都有半个身子悬在船外,她的头发挨到了水,这是你死我活的时刻。我用一个膝盖抵住船底,稳住身子,一只手抓住她的头发,另一只手掐住她的喉咙,她把我的衣服放开了,我便一下子把她抛到海浪里。




  金句:
  1
  我的心贪得无厌,什么都不能使我满足,我对悲伤就像对欢乐一样容易习惯,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空虚,我只剩下一个办法--旅行。

  2
  看透世态炎凉后,我就精通处世之道了。
  但我看到别人不通此道也很走红,而且毫不费力地享受我苦苦追求的那些好处。
  于是我胸中产生了绝望情绪--这不是手枪枪口所能医治的那种绝望,而是心灰意冷,用彬彬有礼、和蔼可亲的微笑掩饰着的绝望。

  3
  两个朋友中总有一个是另外一个的奴隶,虽然往往谁也不承认这一点。

  4
  为什么我不愿去走命运为我开辟的、有安乐与康宁等待着我的那条道路呢?……不可能!我不会安于这种命运!我就像一个生长在海盗船上的水手,他的心灵已经和风暴结下不解之缘。

  5
  我整个的一生不过是一连串跟心灵或理智作对的可悲和失败的事例。

  6
  心灵在痛苦或欢乐的时刻是最清楚、最明白事理的;它懂得,如果没有暴风雨,太阳造成的长时间酷热会把它烤干;它有它自己的生活感受,抚爱自己,惩罚自己,就像妈妈对待孩子一样。

  7
  不知怎的,命运总是要我去参与别人的悲剧收场,就好像没有我谁也没有办法去死,没办法绝望似的。









展开
目录

  
  《贝拉》
  《马克西姆·马克西梅奇》

  《毕巧林日记》
  (下含《塔曼》《梅丽公爵小姐》《宿命论者》)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