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流光之下
0.00     定价 ¥ 45.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40493547
  • 作      者:
    安德鲁·奥黑根
  • 译      者:
    王嘉琳
  • 出 版 社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9-01
收藏
编辑推荐

★ 布克奖提名作品|《华盛顿邮报》年度值得关注小说|《卫报》年度**佳小说 

★ 布克奖三度提名、都柏林文学奖决选入围、E·M·福斯特奖及洛杉矶时报图书奖等得主安德鲁·奥黑根兼具人文关怀与勃勃野心之作

★ 苏格兰出版集团(Publishing Scotland)倾力推荐

 

★ 战争与和平 回忆与隐秘 纪实与想象

一切皆有痕迹,而真相将如何被重塑,人能否始终对自己坦诚?


展开
作者简介

作者:安德鲁·奥黑根(Andrew O'Hagan,1968—)

苏格兰小说家及纪实文学作者,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员,2003年被《格兰塔》杂志选入“***佳英国青年小说家20强”。其小说被翻译成15种语言,多部作品被改编为戏剧电影。

三度提名布克奖(包括本书),入围都柏林文学奖及惠特布莱德***佳新作奖等,并揽获洛杉矶时报图书奖、E·M·福斯特奖、布莱克纪念奖、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奖等。

 

译者:王嘉琳

编辑、译者,1991年出生于浙江宁波,曾先后在南大和复旦求学,现供职于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有安·泰勒的《凯特的选择》、娜塔莎·所罗门斯的《音乐收藏者》等。爱好居家、咖啡和电影。


展开
内容介绍

安妮的生活建立在故事之上——她所爱的男人捏造的谎言以及她为自己编织的假想。久而久之,患老年痴呆症的安妮自由穿梭于现实与记忆甚至这些谎言之中……通过安妮混沌的生活与记忆,我们得以知道,安妮年轻时曾是一位艺术先锋,是在纪实摄影领域有着重大突破的艺术家,但之后她放弃理想与事业以及她的爱人销声匿迹的原因无人知晓。

安妮疼爱的外孙卢克遗传了安妮对艺术的天分,却为了追寻在战争中身亡的父亲的足迹、为了逃避现实而参军,在英国军队中担任某部上尉。军旅生涯的残酷与他天性的理想主义白刃相接,向他的灵魂发出拷问。在阿富汗一次任务中遭遇袭击,卢克亲眼目睹了战友和无辜民众被屠杀。背负着来自家庭、信念的压力,士兵们开始质疑战争的意义。

被军队开除后,卢克回到家中,却发现经历过战火洗礼的自己与久居安稳环境中的家人格格不入。没有人在意具体一个兵士的想法与经历,出现在新闻中的不过是一连串的数字与名字。

与此同时,改变他家庭的秘密开始浮出水面:他和安妮踏上前往布莱克浦的旅程,揭开了安妮尘封多年的秘密,也揭开了重塑家庭关系的隐秘事实。

战争与和平,回忆与隐秘,纪实与想象交杂在这部小说中。真相究竟如何,一个人的叙述究竟有多大的可信度,一个人又能在多大程度上始终对自己坦诚以待呢?每个人背后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隐秘,是其行为的


展开
精彩书评

本书精彩纷呈,引人入胜,而又振聋发聩。

——希拉里·曼特尔,布克奖两度得主

 

安德鲁·奥黑根的这部小说既是对阿富汗战争和那些盲目战争支持者的反抗,也是对家庭、失去、记忆、忠诚、秘密与原谅等多方面的深层思索。

----《纽约时报》

 

小说的伟大之处通过安德鲁·奥黑根的生花妙笔展现得淋漓尽致。

----《泰晤士报》

 

这是一件大胆而又重要的艺术品……是对我们现在的生活状态——沉浸于爱、战争以及我们自己的想象之中——的一种精准而温和的剖析。

----《标准晚报》


展开
精彩书摘
  《流光之下》:
  邻居
  雪花在窗前纷纷飘落,她在睡梦中看到一个小女孩和父亲坐在火车车厢里。火车驶入艾尔郡,女孩望着空无一物的旷野,沉浸在冬日的氛围和父亲手上的那股肥皂味道里。天很冷,莫格。他终其一生都护佑着她,让她总活在宠爱之中。莫琳睁开眼睛,发现六十年光阴倏然已过。街灯下雪花片飘然洒落,如同熊熊篝火进射的火花。夜,一片空寂,公寓里全无声响,唯剩昨晚电视脱口秀留下的余音。
  此般天气催人老。她脑海中闪过这句话,然后她揉了揉眼睛。这个时刻一切总是缓慢的,很容易错过一阵敲门声,或是某人唤你名字的声音。就在刚才,记忆载着她去往了另一个地方,那里大雪覆盖了一辆消失于无形的火车;而此刻,她回到了家中,在自己温暖的床上,对这一天即将扑面而来的种种考验已然紧张起来。她的思绪如老鼠般活跃于夜间,那种熟悉的抓挠感让她醒了过来。
  把手头的事搁五分钟,给你母亲打个电话能有多难?我没准说死就死了,莫琳心想。你为他们付出了生命中最好的年华。然而到头来等待你的却净是那些伤心往事,那些好心没好报的事情,就好像你未曾将天底下的一切都奉献给他们似的。
  她把枕头往上挪了挪。他们都是很健忘的。她并没有带他们去过美术馆,也没有坐下来辅导过他们的作业。光是张罗出一顿饭就已经够她忙活的了。他们都很健忘,她再次想道,然后望向窗户。某天她要在纸上写点心里话,仅仅为了述说真相。她父亲常说写信是件好事,因为信是能够留存的东西。收信人可以回过头来重读,思考他们曾经做过的事。然后他们可以写个回信,告诉你很抱歉,他们爱你爱得不行。
  黎明时分,都还没到五点。她伸手把钟拿过来,碰倒了那摞带朗读音频的书。“有些人朋友太多,以至没法和其中任何一个成为挚友。”她自语。然后响起了一个声音,有人在敲门。她转过双腿,等待那声音再度响起,然后起了床,套上一件羊毛衫,打开了灯。莫琳告诉自己,除非等卡车过来撒了盐,否则路上肯定很难走。她一时找不到她的绒拖鞋,去开门时没有解下防盗门链。
  “是你啊,安妮。”
  安妮是她的邻居,今年八十二岁,睡眠不好。她习惯夜里在走廊上游荡,邻居们时常看见她的身影从他们家的玻璃门上晃过去,但他们对于这些扰人的事情早已安之若素了。这是一幢安置住宅楼,里面住的没一个是年轻人。每间公寓都有扇朝向街道的前门,但另外一扇玻璃门则通往公共区域,其中包括一间早餐室、会客厅和自助洗衣房。
  “是我,莫琳。真是抱歉。”
  莫琳解下门锁。安妮穿戴整齐,她咬着嘴唇,身后掩映的蕨类植物让她看上去好像刚从树林中走出来似的。但其实安妮一直都给人一种看尽世事的感觉。她的皮肤光洁动人,身上穿的裙子也总是材质上佳。
  “上帝啊,”莫琳说道,“你看上去好像要去参加夏季舞会。进来坐会儿。”
  “我不进来了。”
  “怎么了?”
  “我能借一下你的开罐器吗?”
  安妮手里拿着一罐亨氏番茄浓汤。这种时刻跟她理论是没有用的,于是莫琳转身进屋找她的拖鞋。她回来时,安妮正一个人在那里自言自语,说着她如何喜欢布莱克浦,说着彩灯节如何是布莱克浦最棒的特色,他们会在那个夜晚点亮万千灯火。她很想再看一次。她双臂抱胸,手快速地在自己的一边肩膀上拍打着。莫琳以前也见过她这样。
  “走吧。”安妮说道。
  安妮的公寓如同宫殿一般。莫琳喜欢它所诉说的故事,她并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故事,不过但凡有品位之人总是有故事的。她们一进屋,安妮就朝微波炉走去,然后转过身来。“兔子要吃晚饭了,”她对莫琳说,“他都一整天没吃东西了。”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