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北中原(几乎囊括台湾所有著名文学奖项的大陆作家,文人画家冯杰的新著散文 李佩甫力荐)
0.00     定价 ¥ 49.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21204650
  • 作      者:
    冯杰
  • 出 版 社 :
    作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7-01
收藏
编辑推荐

但有“世俗味”,却无“文艺腔”;仍怀“真童趣”,绝无“伪沧桑”。


格草木、格生灵、格器物,格美馔、格旧事、格乡土……在“格物”中“致知”生活的本质,生命的大意,人间的真情,世界的秩序。


文中可读出诗意画韵,画中可品出诗文意趣,一位自诩为“局外的乡下人”的文人在书画间挥斥诗意。


将绵密拙朴的文图,付之诗意的针脚,织就对北中原浓浓的乡愁。


且刚且柔,亦庄亦谐,《北中原》是一把暗藏“锋芒”的“抓挠”,让人时而敛声警醒,时而忍俊不禁,一叹一笑,一悲一喜;是作者用文字精心培育的“小农作物”,读者在“吃”了大量“主食”之后,自可从中品出一番别样滋味。



展开
作者简介

冯杰,1964年生,诗人、作家、文人画家。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学院专业作家。出版有散文集《丈量黑夜的方式》《泥花散帖》《捻字为香》《一个人的私家菜》《田园书》《猪身上的一条公路》《马厩的午夜》《说食画》《九片之瓦》《独味志》《水墨菜单》《午夜异语》、书画集《野狐禅》等。获过《联合报》文学奖、《中国时报》文学奖、梁实秋文学奖、台北文学奖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作品以乡村常见的羊、狗、猪等畜类,玉米、豆类、瓜果等食物,青砖、铁器、版画等器物,春节、端午等年渲染出理想乡村干净、原色、本真、朴实的精神与气度。作者自嘲自己的文章和其他作家相比,是小农作物,属于小杂粮,譬如文学田的豌豆,文学的黑豆,文学的绿豆,文学的豇豆之类。


展开
精彩书摘

大吉言

名参十二属,花入羽毛深。

——徐夤

鸡事·起兴之法

我曾说过,小时最喜欢走亲戚,看一村的繁华和外村的热闹,譬如斗鹌鹑,斗蟋蟀,斗羊,斗狗,斗牛。后来理想扩大,往往跟着好事者跑十几里乡路开阔视野,用以丰富人生阅历。北中原诸多的二大爷饿着肚子却余兴未尽。

斗鸡是常见娱乐活动。斗中方显精神,斗时人会比鸡还急躁。

我有一玩友现在开封,担任中原斗鸡协会理事,中原斗鸡协会简称“鸡协”。我心痒了,问:咋办手续?他说,鸡协比×协都难入,行贿都难得靠鸡。

我们村里一直有个误读,譬如村谚:“大公鸡,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我认为这不是公鸡的错,是诗的一种写法,属于“起兴”之笔,有的村是采用“花喜鹊,尾巴长”起兴。总之无关乎鸡,全是孽子的缘故。

先人说鸡则满怀敬意。

我姥爷说正月初七前都是“说畜日”:初一是鸡日,初二是狗日,初三是猪日,初四是羊日,初五是牛日,初六是马日。六畜排完了,才轮到初七——人日。

过年贴门对,我姥爷连鸡窝上都要让我贴幅红字。上书“鸡有五德”。

我姥姥早晨抽掉鸡窝的砖后,首先会摸一下鸡屁股,看看今天哪一只母鸡蛋,会格外关注。我姥姥说“没有鸡狗不成家”。有了这一颠扑不破的理论,每到初春,那些远村的鸡贩子来到村里,姥姥都要开始赊新年的小鸡。雏鸡如菊花开放,日子便有了寄托。

鸡史·芥末的功能

鸡在北中原分两大类:下蛋的叫“鸡”,小家碧玉;专门玩斗的叫“打鸡”,脖长腿粗。

天下不是所有鸡都善斗。

我姥爷说,中国鸡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斗鸡活动发生在中原以东的齐鲁大地,《左传》这样说:“季郈之鸡斗,季氏介其鸡,郈氏为之金距。”

一只斗鸡都像当年美帝国主义一样,被武装到牙齿了。还透露出最早“化学武器”芥子弹的尝试。

《史记》的记载为:“季氏与郈氏斗鸡,季氏芥鸡翅,郈氏金距。季平子怒而侵郈氏。”

他们斗鸡时要在鸡翅下面抹上芥末,用于提高斗志。有学者认为“介”是介胄之介,是为鸡戴盔上甲,有人则倾向是同音之“芥”,属假借字。我认为芥末一说显得热闹。情节里有刺鼻气息,还有看点。

庄子吊诡,认为“鸡畏狸”也,在鸡头上涂抹“狐狸膏”更有暗示作用。现在,我季节性支气管炎复发,每咳嗽必喝“雪梨膏”,成分里有枸橼酸,我不知“狐狸膏”所含成分是什么。前年和南方一好事者闲相语,他说荣肌霜又称“狐狸膏”,配方起源于畲族的一种古老药膏,专治牛皮癣,不含枸橼酸。

汉代皇帝倡导的全民运动主要就是斗鸡,用以开展全国体育运动。

早先,汉高祖问他爹心情不好的原因,他爹答记者问一般自省:“以平生所好,皆屠贩少年,沽酒卖饼,斗鸡蹴鞠,以此为欢。”意思是爹就喜欢斗玩,不喜欢发展建设。汉高祖的重孙刘余是汉景帝之子,不仅喜欢斗鸡,还增加了斗争范围,喜欢斗鸭,斗鹅。到汉武帝时,属鸡的汉武帝喜欢斗鸡,常邀请友好人士上观礼台一同参加观斗鸡活动,不怕劳民伤财。汉宣帝刘询是一位真正斗鸡爱好者,“亦喜游侠,斗鸡走狗”。

中国人对斗有传承,对斗有天生乐趣。继承或坚守。至今国人血液里仍残留有斗鸡基因。

鸡诗·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早在《诗经》里我们就已“见闻”嘹亮的鸡鸣。


 


展开
目录

[动物考]

猞猁的耳毛   _003

大吉言   _010

中国麻雀现代通史   _018

羊在北中原之琐事   _025

狗情况   _032

分析猴之逸事   _040

哼哼录   _047

五匹马   _057

小蝇子的事并不小   _064

北中原鼠轶志   _069

鲤鱼须四记   _083

 

[植物册]

树志拾遗   _089

树上垂挂的声音   _103

豆类魔幻   _109

有花可吃   _116

草木异志   _122

玉米纲目   _127

棉,穿在身上的花   _138

砸核桃   _143

瓜谱及一地瓜子般的碎语   _145

 

[记事簿]

顶棚匠   _159

对比·小学校与配种站   _163

乡村传奇   _170

跟着姥爷去买马   _173

西瓜上的王羲之们   _175

邓艾的毡子   _181

姓冯的樱桃   _184

反标和敌台   _190

咳嗽的颜色   _19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