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中国史纲
0.00     定价 ¥ 56.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54612712
  • 作      者:
    张荫麟
  • 出 版 社 :
    古吴轩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5-01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史纲》叙述了从商朝到东汉前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全书按照朝代顺序编写,但并非每一朝代都以同等笔墨来写,而是按自己的历史哲学标准选取各朝代重要的事件作为主题,着力叙述“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贡献和若干重大人物的性格”。全书内容丰富,不仅讲述王朝更迭、政治兴衰、社会变迁,也描述文化发展、商业经济,还介绍地域民俗、大众生活,可谓包罗万象。作者笔下没有艰涩的学术冷语,没有枯燥的理性说教;作者以其清丽的文笔、飘逸的文风,用艺术化的语言将一部《中国史纲》写得优美动人,使读者既享受历史之美,又领略文学之妙。
展开
精彩书评
  ★同学文献的整理、研究,这是一个浩博、繁难而又有趣的工作,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我们祖宗世世代代的工作,为全人类积累下了一大笔遗产:以现存的史料而言,一字一句都有着极宝贵的史料。我们要运用知识把这座丰富的矿藏开采出来。
  ——梁启超
  
  ★同学的使命是要使大家懂得中冈的过去的文化史,同学的方法是要用历史的眼光来整理一切过去文化的历史,国学的目的是要做成中国文化史。
  ——胡适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史纲》:
  秦的发祥地在渭水上游的秦川的东岸(今甘肃天水县境),周孝王时,赢姓的非子因替王室养马蕃息的功劳,受封在这里,建立了一个近畿的“附庸”。宣王时,秦庄公以讨伐犬戎有功受命为西垂大夫。及平王东迁,秦襄公带兵去扈卫,平王感念他的殷勤,才把他升在诸侯之列。这时畿内的丰岐一带已沦人犬戎,平王索性更做一个不用破费的人情,把这一带地方许给了秦,假如它能将犬戎驱逐。此后秦人渐渐的东向开拓,到了穆公的时代,更加猛进。穆公是春秋的霸主之一。他曾俘获了晋惠公,拿来换取晋国的河西地方;又灭梁,灭芮,都是黄河西岸与晋邻近的小国。他又潜师远出,希图灭郑,若不是郑商人弦高把恶耗发现得早,向祖国报讯得快,秦的铁手此时也许便伸人中原了。秦的东侵是晋的大忌。秦师这次由郑旋归,晋人也顾不得文公新丧,墨绖兴兵,把他们拦路截击,杀个惨败。后来穆公虽报了此仇,他东向的出路到底给晋人用全力扼住了。他只得回过头去“霸西戎”,结果,“兼国十二、开地千里”。穆公死时(前六二一年),秦人已占有渭水流域的大部分,已奠定一个头等国的基础。但此后二百多年间,秦的内部停滞不进,而晋始终保持着霸国的地位,继续把秦人东出的路堵住。
  当战国开场的前后,秦在“七雄”中算是最不雄的一国,自前四二八年以降,四十多年间,它的政治出了常轨,大权落在乱臣手中。在这时期中,它有一个君主被迫自杀,一个太子被拒不得继位,另一个君主和母后一同被弑,沉尸深渊。魏人乘秦内乱,屡相侵伐,并且夺回穆公所得到的河西地方。
  穆公的霸图的追续是自献公始。他即位的次年(前三八三年)便把国都从雍(今陕西凤翔县)东迁到栎阳(今陕西临潼县东北)。他恢复君权,整饬军旅,两败魏师。但秦国更基本的改革,更长足的进展,还要等待继他位的少年新君孝公和一个来自卫国的贵族少年公孙鞅。
  公孙鞅原先游仕在魏。传说魏相公叔痤病到要死时,魏君(即日后的惠王)请他举荐继任的人,他便以卫鞅对。魏君默然不语。公叔痤更嘱咐道:若不用这人,必得设法把他杀掉,勿令出境。魏君答应去后,公叔痤立即唤叫卫鞅前来,把刚才的谈话告诉了他,劝他快走。他不慌不忙答道:魏君不能听你的话用我,又怎能听你的话杀我呢?后来闻得孝公即位,下令求贤,他才挟着李悝的《法经》,走去秦国。
  ……
展开
目录
编者说明
自序
初版自序
再版自序
《中国史纲》献辞
第一章中国史黎明期的大势
第一节商代文化
第二节夏商大事及以前之传说
第三节周朝的兴起
第四节周代与外族
第二章周代的封建社会
第一节封建帝国的组织
第二节奴隶
第三节庶民
第四节都邑与商业
第五节家庭
第六节士
第七节宗教
第八节卿大夫
第九节封建组织的崩溃
第三章霸国与霸业
第一节楚的兴起
第二节齐的兴起(附宋)
第三节晋楚争霸
第四节吴越代兴
第五节郑子产
第四章孔子及其时世
第一节鲁国的特色
第二节孔子的先世与孔子的人格
第三节孔子与其时世
第四节孔子与政治
第五节孔子与教育
第六节孔子的晚年
第五章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第一节三晋及田齐的兴起
第二节魏文侯李克吴起
第三节秦的变法
第四节经济的进步与战争的变质
第五节国际局面的变迁
第六章战国时代的思潮
第一节新知识阶级的兴起
第二节墨子
第三节墨子与墨家
第四节孟子许行及周官
第五节杨朱陈仲庄周惠施老子
第六节邹衍荀卿韩非
第七章秦始皇与秦帝国
第一节吕不韦与赢政
第二节六国混一
第三节新帝国的经营
第四节帝国的发展与民生
第八章秦汉之际
第一节陈胜之起灭
第二节项羽与巨鹿之战
第三节刘邦之起与关中之陷
第四节项羽在关中
第五节楚汉之战及其结局
第九章大汉帝国的发展
第一节纯郡县制的重建
第二节秦汉之际中国与外族
第三节武帝开拓事业的四时期
第四节武帝的新经济政策
第十章汉初的学术与政治
第一节道家学说的全盛及其影响
第二节儒家的正统地位之确立
第三节儒家思想在武帝朝的影响
第十一章改制与“革命”
第一节外戚王氏的专权
第二节哀帝朝的政治
第三节从王莽复起至称帝
第四节王莽的改革
第五节新朝的倾覆
第六节东汉的建立及其开国规模
附录
汉帝国的中兴与衰亡
宋朝的开国和开国规模
北宋的外患与变法
北宋四子之生活与思想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