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历史文化名人与镇江:辛弃疾
0.00     定价 ¥ 32.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68410021
  • 作      者:
    韩希明
  • 出 版 社 :
    江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5-01
收藏
内容介绍
  《历史文化名人与镇江:辛弃疾》共分6章,第1章“辛弃疾的性情与镇江的城市气质高度契合”,第2章“辛弃疾与壮美镇江的缘分”,第3章“镇江市辛弃疾荣辱进退的人生T台”,第4章“辛弃疾与镇江的浓情蜜意”,第5章“镇江市辛弃疾与朋友的神会之地”,第6章“镇江是辛弃疾英雄梦断之所”。
展开
精彩书摘
  《历史文化名人与镇江:辛弃疾》:
  辛弃疾在词中流露的,是愤懑:英雄的踪迹,已经无可寻觅;当今的英雄,又在哪里?从绍兴三十二年(1162)辛弃疾率众南归,到写作这首词时,已经过去43年了。辛弃疾词句中沉积的,是难以压抑的忧愤之情和悲凉之慨:自己从一个热血青年熬成了垂暮老人,沦陷区里,土地和百姓已非我有;庙宇中,祭祀入侵者的香火却很旺盛!时光流逝,壮志难酬。隆兴北伐失败的惨痛画面记忆犹新,如果现在对金开战,岂不是又要重蹈“元嘉草草”的覆辙么?
  在北伐战事呼之欲出之时,辛弃疾登临北固亭,俯瞰镇江城,感慨万千。让我们来假设一下,辛弃疾除了想起孙权和刘裕这两个历史上的有为之君,还会想到什么?
  也许,他会想到名将张浚曾在此不战而胜吓退金军。宋高宗绍兴四年(1134),金国的又一个傀儡政权伪齐刘豫联合金军,向南宋发起攻击,张浚当时任枢密院使,闻讯立刻到沿江防线检阅部队。当时金兀术在扬州拥兵十万,声称要约定日期渡江开战。张浚带领军队以不可阻挡之势挺进江防前线,召集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一同研究如何迎战。将士们见到张浚,士气大振,斗志昂扬。张浚分派停当,亲自留在前线,准备随时现场指挥作战。韩世忠将军派手下王愈找到金兀术,约定开战,并且明白告诉金兀术,说张浚张枢密已经到了镇江。金兀术不以为然,说:“你们的张枢密不是被贬到岭南去了吗,怎么可能会在镇江?”看到王愈拿出张浚亲笔书写的命令,金兀术立刻变了脸色,夜里悄悄逃走了,伪齐的军队也扔下辎重狼狈撤退了。
  也许,辛弃疾会想到自己南归之后的仕途浮沉,几十年间,总是忽而被用,忽而又被弃。自己的人生轨迹,从江阴到滁州,到福建,到浙江,到湖北,到湖南,又来到镇江。忽而靠近抗金前线,忽而又远离,人越来越老,投身收复中原大计的机会越来越少,现在虽然身任镇江知府,但最终魂归何处呢?
  总之,许许多多的感想一齐涌上辛弃疾的心头,酿出一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一首千古绝唱之后不久,又有一篇《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喷薄而出。
  姜夔有一首《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
  云鬲迷楼,苔封很石,人向何处?数骑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空来去。使君心在,苍崖绿嶂,苦被北门留住。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尽绣熊虎。
  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西路。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问当时依依种柳,至今在否?姜夔“步稼轩原词之韵以和”的词作,与辛弃疾“气吞万里如虎”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相比,主题思想与表达方式都有异。辛词怀古伤今,抒发满怀忠愤,姜词则借古人古事以颂稼轩,通过赞扬辛弃疾,寄寓自己心系国家兴亡、拥护北伐大业的政治热情。江山没有什么变化,古代英雄往矣,只有秋烟中的征骑、寒潮中的船只,仍然年复一年空自来去。辛弃疾长期罢官闲居,本来已经热爱上了青崖绿嶂的田园生活,但政局的变化、国家的需要,委派他到京口这个北疆门户来坐镇,无法遂其隐居之志了。主帅辛弃疾在镇江练兵备战,军威赫赫、治军有方,部下将士勇武,好比致力北伐大业、为国事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南宋要收复中原,非辛弃疾莫属。京口,是兵员和战略物资的重要集散地,历来为兵家所必争。东晋桓温拜征西大将军,北讨苻秦,以及后来刘裕北伐中原,都以这里为起点。桓温出发北征前秦时,看到他早年在路上种的柳树已长得很粗,不禁感叹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因而怆然泪下。姜夔想象着辛弃疾的心理活动:稼轩啊,当此北伐的前夕,你在想什么?你可能在想:“我南渡之前在北方亲手栽种的依依细柳,今天一定还在吧?”虚拟之笔,也寄托本人同样迫切的愿望,含蓄婉转。
  ……
展开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一丘壑,老子风流占却”——辛弃疾的性情形象与镇江城市特质高度契合
一 传奇经历梗概
二 真一世之雄也
三 辛弃疾形象概说
四 骁勇战将辛弃疾
五 诗豪酒圣辛弃疾
六 富贵闲人辛弃疾
七 山水居士辛弃疾
八 寂寥狂徒辛弃疾
九 京口廉颇辛弃疾

第二章 “风涛万顷堪依”——辛弃疾与壮美镇江的缘分
一 镇江的历史与形胜成就了辛弃疾的雄心
二 辛弃疾登临怀古,珍视镇江的战略价值
三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鉴赏
四 镇江的香醋与辛弃疾的饮酒

第三章 “富贵非吾愿,皇皇乎欲何之”——镇江是辛弃疾荣辱进退的人生T台
一 为圆京口北伐梦:辛弃疾与朝廷重臣的交往
二 韩侂胄对辛弃疾的起用
三 辛弃疾在镇江知府任上

第四章 “自是三山颜色好,更着雨婚烟嫁”——辛弃疾与镇江的浓情蜜意
一 人生的坐标
二 婚前曾将镇江作为暂时栖息地
三 与范如山非同寻常的妻舅关系
四 亲人之间的酬唱
五 辛弃疾与妻子时常诗词相娱
六 辛范两家三世姻缘

第五章 “谁共我,醉明月”——镇江是辛弃疾与朋友的神会之地、雅集之所
一 辛弃疾的镇江朋友圈
二 韩元吉
三 陈亮
四 周孚
五 陆游
六 刘过
七 刘宰

第六章 “千百虑,累吾躯”——镇江是辛弃疾英雄梦断的伤心之地
一 追梦与圆梦
二 辛弃疾遭受弹劾的经历
三 辛弃疾的“好色贪财”
四 被迫离开镇江
五 最后的眷恋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