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创意z初来自于英国一个十分有名的天文学家,前皇家天文学家、原格林尼治 天文台台长格雷翰•史密斯教授。”
“要想成为望远镜方面的专家,就先写出一本望远镜方面的书。”这是史密斯教授的口头禅。
1986年,著名的天文学家蒋世仰计划出版一本天体物理观测方法的教材,其中有一章专门介绍天文望远镜。程景全被邀请写作该书的天文望远镜部分。当时的书稿是在标准的方格纸上完成的,所有的插图也都是手绘在一张张描图纸上。后来,这本重要教材因为缺少经费一直没有出版。1986年以后,望远镜这一章的复印件在科学院研究生中得到广泛流传并受到好评。
2000年前夕,紫金山天文台青海德令哈观测基地首席科学家杨戟希望获得天文望远镜方面的教材,但当时无论国内外,均没有一本合适的天文望远镜教材。当他看到这份复印稿件后,立即建议将原稿由他的秘书整理到计算机中。2003年,经过修订和扩充的《天文望远镜原理和设计》终于与读者见面,一经出版很快成为销售量z大的天文书籍之一,引起了斯普林格《天体物理和空间科学》丛书总编辑博托教授的关注。2009年,该书英文版正式出版,不久便成为世界上非常重要的一本天文望远镜的教材和参考书。当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在巴西举行年会,斯普林格出版社在会展中心展出了一系列z新的天文书籍,这本英文版《天文望远镜原理和设计》由于太受欢迎,仅仅展出了一天就不见了踪影。
相对于早期版本,这本2020年新版《天文望远镜原理和设计》增加了许多新内容。在电磁波望远镜方面,全面介绍了射电波、毫米波、光学、X射线和伽玛射线望远镜。在非电磁波望远镜方面,介绍了z新发展的引力波、宇宙线和暗物质望远镜。同时着重介绍了与天文望远镜相关的各种z新技术。这些技术包括主动光学和自适应光学技术、天文干涉仪技术、大气断层成像技术、人造激光星技术、结构保形技术、振动补偿和隔离技术、精密传感器技术、掠射光学技术、编码孔口径成像技术等。这本书可以作为天文学、光学、物理学、空间科学、精密测量等专业的科技工作者的教材或者重要参考书。
本书是近年来全国乃至全球唯1一本全面介绍各类天文望远镜原理和设计的科技类专著。全书涵盖各类光学天文望远镜的原理、技术及设计,内容包括主动光学和自适应光学、人造引导星、斑点、能量和振幅干涉仪、口径综合、全息面形测量、红外信号调制、光学桁架、隐形面形设计、激光干涉仪、切伦科夫荧光探测器、大视场后向反射器、X射线和γ射线的成像、精密测量系统等等。望远镜的各个专门部件的设计原理分别在相关的章节中进行介绍,帮助读者将原理应用到各类望远镜中。德国施普林格出版公司正在积极引进本书的英文版,预计英文版将于四年内出版。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