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力量》:
文化在一座城市中还体现为人文环境,而人文环境与生态环境一样,都是城市整体环境包括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环境以思想观念、社会价值体系为内核,以各种文化设施、文化活动、文化成果、文化氛围为外部形态。能否以人为本,以民为先,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于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意义深远。绝大部分的深圳人不同程度地正在实现从移民到市民的转变,城市的凝聚力来自于市民对城市文化的认同,在此基础上,人们才能构筑“精神的家园”。再换一个角度,从深层次上讲,如果一座城市的民风不正,诚信丧失,海内外的客商会望而却步。从表层次上看,如果一座城市没有必要的文化科教设施和比较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投资者也将裹足不前。
文化是推动城市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首先,文化和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知识经济实际上是文化经济。包括科技、信息和人才在内的文化因素,正取代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本,成为决定经济发展潜力和后劲的最重要因素。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技创新和人才素质的提高,经济资源越来越向拥有文化优势的城市聚集。其次,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文化内涵直接决定着产品的价值,产品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品牌的文化含量越大,产品的附加值越高,竞争力就越强,市场占有率就越大。凡是成功的企业,都注意用文化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通过生产引领时尚潮流的高文化含量产品,拓展市场空间,赚取高额利润。再次,文化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对优化产业结构有直接的作用。文化产业的崛起,是当今文化发展的一个世界性趋势,是经济文化加速融合的直接体现,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中的其他行业存在着种种联系,其发展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产生波及效应。文化产业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对土地和能源的要求都不大,而且大多是高科技含量、高知识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既可以促进经济、科技与文化的进一步融合,又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完全符合深圳经济发展趋势,适宜深圳经济发展的环境,将会促进深圳产业结构的调整,成为深圳经济的新增长点。
最后,让我们再看看文化在一座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中国人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农耕文明以后,梦寐以求地追寻小康乃至大同社会,在此过程中又必然地要经历农业化、工业化、现代化。目前,深圳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是建设国际化城市,纵观世界,无论是纽约、巴黎、伦敦,还是洛杉矶、法兰克福、东京,没有任何一个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不是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之地。虽然正如对现代化城市的理解有所不同一样,国内外理论界对国际化城市也有不同的诠释,有不同的衡量体系,但其共同点是既涉及经济科技指标,也包含社会文化指标,如城市的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人均受教育程度、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比重、对外文化交流情况等。西方学者彼德·霍尔1984年在《世界城市》一书中,提出了衡量国际化城市的七条标准,其中便包括了三项文化方面的标准,一是各类专业人才聚集,有众多的大学、图书馆、博物馆、文化艺术机构;二是信息传播快捷,有发达的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业,并具有较强辐射力;三是娱乐业兴盛,成为重要的产业。我国部分专家学者综合了国内外有关国际化城市标准的研究,将其中关于文化的标准概况为:“应该拥有具有国际水准的科技、文化、教育设施和研究机构以及相应的人才优势,在国际上有很强的文化辐射力和吸引力,是新技术、新思想层出不穷的地方,并凭借这种优势开展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当今世界,城市与城市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文化的竞争,文化是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