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没有任何其它两个国家,有近乎相同的国土面积,同在北半球,相近的纬度及跨度,东西经度跨度基本相同,有同样丰富的地理环境和建筑气候,从炎热高温到冰雪严寒,从湿润多雨到干燥无雨,因此在建筑节能方面都需要面对和处理相似的复杂问题,仅此一点,中美两国在建筑节能方面就具有最大的地理和气候上的可比性。
俄罗斯、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同样也有着广阔的国土,但其气候类型相比中美两国而言要少得多,所需面对和解决的建筑节能技术问题相对要单纯的多。
中美两国同样也是人口大国、经济大国、建筑大国、能源消耗大国,和碳排放大国。两国都高度重视建筑节能,因此,从国家层面全面比较建筑节能相关领域的发展,中国和美国是两个最合适的国家。
近三十年来,两国在建筑节能领域有着较为广泛的交流往来,无论是政府间,还是科研机构和大学之间。我国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编制方面受到美国很大的影响。早期的建筑设计用气象参数的编译得到美国相关的技术援助,建筑能耗模拟计算工具主要来自于美国,某些标准的编制也得到美国相关方面的资助和技术支持,因此,我国的相关节能设计标准的编制思路和架构也受到美国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近十几年我国开展的建筑能耗统计与调查方面,同样也受到美国经验的影响。以上这些因素都使两国建筑节能相关问题具有更多的可比性。
美国作为世界上经济和技术最发达的国家,过去是,现在仍然是人均能耗最高、建筑能耗占比最高的大国,也是在建筑节能领域投入资源最大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制定和执行系统性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发达国家。40余年来,美国在节能立法、政策制定与行政监督、建筑节能技术和理论的研发、计算评价工具的研发、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编制与更新、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建立、实施效果的检验,和建筑能耗的调查与统计等等整个建筑节能链条的各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令人瞩目的节能成绩。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经过四十年的的经济持续高速度增长,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即将迈入发达国家的门槛,但与此同时也付出了惨痛的生态环境代价。作为一个后来者,面对着人口规模,继续高速增长的经济总量和能源需求,人民群众对享受经济增长的果实、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迫切和刚性需求,与脆弱的生态环境、资源本底、不稳定的国际能源供给之间的矛盾,继续保持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压力,比起任何一个发达工业化国家所曾经历过的都更为严峻。如何在全球气候变暖,化石能源与环境的承载力有限的大背景下,如何在建筑面积总量继续大幅度增长的未来,怎样做到建筑能耗增长速度比经济增长速度低,或低得多,这是我国建筑节能所要解决也是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我们不可能以美国的建筑用能模式和用能强度为目标,条件不允许,环境不允许,资源不允许。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