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章 高效率小口径反射面天线 1
1.1 概述 1
1.2 反射面天线基础知识 4
1.2.1 反射面天线主要类型 4
1.2.2 反射面天线主要电参数 7
1.2.3 反射面天线分析方法 11
1.3 差分进化算法 14
1.3.1 标准差分进化算法 14
1.3.2 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 18
1.4 小口径双反射面天线赋形设计 21
1.4.1 MATLAB-FEKO联合优化方法 21
1.4.2 反射面的正交函数展开方法 22
1.4.3 设计实例 25
参考文献 41
第 2章 椭圆波束反射面天线 45
2.1 概述 45
2.1.1 需求背景 45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7
2.2 卡塞格伦型椭圆波束天线 49
2.2.1 设计思路 50
2.2.2 设计方法与计算公式 50
2.2.3 馈源方向图和口面场分布函数 57
2.2.4 过渡函数 60
2.2.5 设计步骤 64
2.2.6 工程应用案例 64
2.3 环焦型椭圆波束天线 74
2.3.1 设计思路 74
2.3.2 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 75
2.3.3 工程应用案例 77
2.4 混合型椭圆波束天线 80
2.4.1 设计思路 81
2.4.2 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 81
2.4.3 设计实例 85
参考文献 92
第3章 多频段共用反射面天线 94
3.1 概述 94
3.1.1 应用背景 94
3.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95
3.2 频率选择单元设计 101
3.2.1 金属图案型频率选择单元 101
3.2.2 介质加载金属孔型频率选择单元 104
3.3 频率选择副反射面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步骤 107
3.3.1 频率选择副反射面的设计原则 107
3.3.2 频率选择副反射面的设计步骤 108
3.4 频率选择副反射面加工工艺 110
3.4.1 复合材料工艺方法 110
3.4.2 机械加工工艺方法 113
3.5 频率选择副反射面的性能评估 114
3.5.1 透射和反射损耗测试 114
3.5.2 散射和透射方向图测试 115
3.5.3 天线性能测试 116
3.6 工程应用案例 116
3.6.1 L/X双频天线 116
3.6.2 S/X/Ku/Ka四频天线 122
3.6.3 X/Ku/Ka三频天线 126
3.7 平面型频率选择副反射面 133
3.7.1 平面型频率选择副反射面工作原理 133
3.7.2 平面型频率选择副反射面设计 134
3.7.3 S/X双频共用天线性能分析 142
3.7.4 平面型频选副反射面样机测试验证 147
参考文献 150
第4章 双偏置格里高利天线 153
4.1 概述 153
4.1.1 需求背景 153
4.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4
4.2 单偏置抛物面天线 156
4.2.1 几何参数和选取原则 156
4.2.2 工程应用案例 157
4.3 标准双偏置格里高利天线 160
4.3.1 主要参数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160
4.3.2 天线初始参数选取 162
4.3.3 主副反射面曲面坐标计算 163
4.3.4 设计实例 165
4.4 赋形双偏置格里高利天线 167
4.4.1 赋形设计方法 168
4.4.2 口面场分布函数研究 174
4.4.3 馈电方式研究 186
4.4.4 设计原则与步骤 188
4.4.5 设计实例 190
4.5 工程应用案例 193
4.5.1 平方公里阵中国验证天线 193
4.5.2 微波光学设计 194
4.5.3 性能分析与测试结果 195
参考文献 197
第5章 平面反射阵天线 200
5.1 概述 200
5.1.1 应用背景 200
5.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01
5.2 反射阵天线基本理论 205
5.2.1 反射阵天线工作原理 205
5.2.2 路径计算及相位补偿原理 206
5.2.3 反射阵单元分析方法 207
5.2.4 典型反射阵单元 208
5.2.5 反射阵天线的带宽特性分析 210
5.3 宽带平面反射阵天线 213
5.3.1 全介质结构宽带反射阵单元 213
5.3.2 基于人工介质的宽带反射阵单元 217
5.3.3 宽带反射阵天线设计实例 219
参考文献 229
第6章 反射面天线与馈源一体化优化设计 233
6.1 概述 233
6.2 口面场分布函数优化方法 234
6.2.1 分段函数累加法计算圆口径天线辐射场 234
6.2.2 口面场分布函数优化 237
6.3 馈源与天线一体化优化方法 242
6.3.1 旋转体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242
6.3.2 自适应协方差矩阵进化策略算法 250
6.3.3 馈源与天线一体化优化模型建立 253
6.3.4 优化设计流程 258
6.3.5 优化设计实例 259
参考文献 274
第7章 赋形双反射面天线最佳吻合反射面计算方法 277
7.1 概述 277
7.2 最佳吻合反射面计算 279
7.2.1 计算思路 279
7.2.2 坐标变换 280
7.2.3 赋形卡式天线几何关系 282
7.2.4 最佳吻合主反射面表达式 283
7.2.5 移动后副反射面表达式 284
7.2.6 主反射面精度表达式 284
7.3 工程应用案例 288
7.3.1 最佳吻合反射面的性能分析 289
7.3.2 主反射面精度测试与计算结果 290
参考文献 29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