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北大港湿地植被与植物多样性研究
0.00     定价 ¥ 98.00
泸西县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21006469
  • 出 版 社 :
    海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9-01
收藏
荐购
作者简介
  莫训强,1984年生,广西荔浦人。天津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教师、理学博士。长期从事渤海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研究和生物多样性监测,在植物和鸟类方面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了《南开花事》等专著。
  
  贺梦璇,1989年生,山东烟台人。天津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教师、理学博士。长期开展生态修复、城市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领域的研究。主持项目1项,参与项目累计1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出版专著《生态恢复的原理与实践(第二版)》《京津冀典型生态恢复案例》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理论与方法一天津滨海新区案例研究》。
  
  孟伟庆,1979年生,山西长治人。天津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系主任、副教授、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兼任天津市生态学会副秘书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城市绿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入选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长期开展环境变化与生态修复、湿地生态领域的研究。主持国家和天津市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出版《滨海湿地环境演变与生态恢复》等专著及教材8部。曾获得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
  
  李洪远,1963年生,天津武清人。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生态学学会理事,天津市生态学会理事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城市绿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和《水土保持通报》等学术期刊编委等。长期致力于生态恢复理论与技术、乡土植被重建、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估、生态规划与评价等领域的研究。主持联合国、国家和天津市各级科研课题6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出版《生态恢复的原理与实践》等生态恢复领域专著20余部。
展开
内容介绍
  湿地是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具有独特水文、土壤、植被与生物特征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也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和“物种基因库”,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具有巨大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促进碳循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
  植被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直接或间接为其他生物组分提供了食物来源,也深刻地影响着非生物组分的结构和功能。湿地生态系统的植被科考,有助于系统地掌握植物区系和植被类型组成,从而为湿地生态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提供科学支撑。自2007年起,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和天津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等单位陆续开展北大港湿地保护区的植被调查工作,分别于2007年、2010年、2013年和2014年对北大港湿地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的植被进行调查,并取得丰硕的阶段性成果。
  《北大港湿地植被与植物多样性研究》全面反映北大港湿地保护区的植被特征,为区域植被研究积累基础资料,为区域植被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坚实的科学支撑。
展开
目录
1 区域概况
1.1 地理位置和范围
1.2 湿地类型
1.3 地质地貌
1.4 气候气象
1.5 水文条件
1.6 土壤
1.7 社会经济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回顾
2.2 野外科考

3 结果与分析
3.1 植物区系分析
3.2 野生和栽培植物组成分析
3.3 分布区类型分析
3.4 生活型组成分析
3.5 植被类型分析
3.6 群落多样性分析
3.7 重点保护植物分析
3.8 外来入侵植物分析

4 结论和建议
4.1 主要结论
4.2 主要建议

5 附录
附表1 天津市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植被与植物多样性科考植物名录
附录2 天津市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植物图谱
附录3 天津市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植被与植物多样性科考野外工作照
主要参考资料
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