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有群星》:
我不太关注我们的群了,无论是QQ群还是微信群,更不会在微信群里说话了。以前我会没话找话地说点什么(甚至上传许多照片),以引起俞文雅的注意——她当然不会接我的话茬,但偶尔也会说句什么,比如我的话里错了个字,她会纠正,比如顺着别人的话,她也会发表个人观点。现在想来,这个群存在不存在都无所谓了,因为俞文雅退群了,辞职第二天就退群了。退了微信群,也退了QQ群。我一直担心俞文雅会把我的微信拉黑,又不好意思核实。从前会有工作上的事作为借口,现在很少找到合适的借口了。但我还是在她退群不久后,问了她:“俞姑娘好,在哪里上班啦?”
我料想她不会回复的。她果然没有回复。让我稍稍欣慰的是,微信还畅通。微信能畅通,我们就有保持联系的希望。没想到的是,隔了一夜,第二天七时许,她回复了:“谢谢关心。”
虽然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能回复,已经很让我开心了,我甚至有点感激她的意思。我又说:“现在办公室里很冷清了。”
说过又后悔了,依她的敏感,肯定会以为她在时是很热闹的,“热闹”可不是她的个性。再说这句话也不像是夸赞她的话,我赶快撤回,换一个语气说:“有空回来看看啊,大家都想念你呢。”
这回她真的没有回。隔了一天也没有回。
转眼就过春节了。一场席卷全国的疫情使各种真假消息满天飞,大家都自我隔离在家里。
我通过微信祝她春节快乐,她同样回复了一句“春节快乐”。我给她发了个红包,毕竟过年了嘛,发个红包也不算冒失,她回了个“谢谢”,没有收红包。二十四小时过后,红包退回了——这也符合她的个性。
又转眼,元宵节也过了。时间很快到了5月中旬,我看到朋友圈有人发了个阅读分享会的信息,有关汪曾祺及其作品的,5月16日是汪曾祺逝世纪念日。我是资深的汪迷,绝不能错过这个机会,何况这是自我隔离后看到的第一个公开活动呢,便在规定时间赶到了会场。
再次让我没想到的是,在这间不大的会场里,我遇见了俞文雅。简直太出人意料了,太让人惊喜了。我们几乎是同时看到对方的。虽然我们都戴着口罩,但还是认出了彼此。分享会还没有开始,主讲嘉宾可能因为塞车,还没有到,会场里有点乱,因为座位已经坐满,我和俞文雅都站在后排。我是在想找一个合适而舒适的位子时,和俞文雅不期而遇的。俞文雅稍稍地抬着头,眼睛里掠过瞬间的惊喜,又恢复了理性微微笑一下,表示问候。我听到我的心在“怦怦”乱跳,紧张而慌乱地说:“来啦……”
“这么多人……”
“是啊……今天没上班?”我说过就后悔了,今天是周日,当然不上班啦。没等她回答,我又说:“这么巧,会在这里遇到你。”
“是巧。”她依旧保持惯有的平静。
我发现她头发比她离职时长了些,人也略略有点消瘦,穿一件浅灰色的短风衣,里面是她以前穿过的烟栗色毛衣,人很清爽。或许是不断有人进来,也或许是我故意引导,我们被挤到一个角落里,这样,我们轻声交谈,就不会影响到别人了。
“还不知道你在哪里上班呢。”我说。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