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热爱动画的小朋友快乐成长,带给动画爱好者至高的精神享受。我们的宗旨是,用一本书了解世界动画电影的发展历史、经典作品和重要人物。
从《菲力猫》到《小羊肖恩》,从《龙猫》到《国王与小鸟》,本书以大洲、国别为结构,向我们讲述了世界动画电影源起至今的光辉历程。除了对大家耳熟能详的美国、日本动画做了详尽介绍外,对大家不太熟悉的欧洲及其他大洲的动画也做了充分的展示。500余幅难得的高清晰彩色大图让读者大开眼界,很多图片都是前所未见,有很高的鉴赏和收藏价值。穿越五大洲近百年的创作历史,与各个时代的漫画家和卡通大师相识,漫步岁月长廊,领略伟大电影公司的幕后故事。著名设计师全案把关,封面展开图如一副3D眼镜对准精彩的动画世界;四色全彩印刷、硬壳精装护封,选用高品质纸张精心印制,让本书的品质有了充分的保证。相信读完此书,你一定会被动画电影的诗意、活力和丰富性所深深吸引。
迪士尼复兴的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90年代初,迪士尼公司开始制作系列作品。《救难小英雄澳大利亚历险记》(Bernard et Bianca au pays des Kangourous,1990)是第一部使用电脑上墨填色系统(systeme informatique d’encrage et de mise en couleur,CAPS)的长片。虽然票房表现不佳,但进行系列制作的想法才刚刚开始。长片《美女与野兽》(La belle et la bete,1991)、《阿拉丁》(Aladdin,1991)和《狮子王》(Le roi lion,1994)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制作成本仅4 500万美元的《狮子王》带来了近9亿美元的收入。至此,迪士尼公司完成了复兴的第一个阶段。动画长片工作室再次回到母公司的怀抱。与此同时,众多动画系列片和电视节目在迈克尔·艾斯纳的带领下也逐步走向成功。但接下来的电影,如《泰山》(Tarzan,1999)和《亚特兰蒂斯:失落的帝国》(Atlantide, l’empire perdu,2001)只是在自说自话,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成功,只有《星际宝贝》(Lilo & Stitch,2002)亮点频出,大放异彩。
1995年,迪士尼决定发行第一部纯电脑制作的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Toy Story),由皮克斯动画工作室(Pixar)操刀,迪士尼曾经的动画师约翰·拉塞特(John Lasseter)导演。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在传统动画领域已经超越了迪士尼,因此艾斯纳认为绘画动画已经走到了尽头。《四眼天鸡》(Chicken Little,2005)是第一部纯电脑制作的迪士尼动画片,它的成功对皮克斯和迪士尼合作关系的延续意义重大。皮克斯认为,50%的利润对于只负责发行和推广的迪士尼而言太高了,但它没想到,迪士尼是这些系列电影版权的唯一拥有者。最终,迪士尼收购了皮克斯,并由埃德温·卡特姆(Edwin Catmull)和约翰·拉塞特负责长片的指导和创作。与传统拍摄模式的《公主与青蛙》(La princesse et la grenouille,2009)一样,电脑制作的《闪电狗》(Volt,star malgré lui,2008)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约翰·拉塞特让动画重归经典。随着电脑制作的《长发公主》(Raiponce,2010)和《冰雪奇缘》(La reine des neiges,2013)的出现,迪士尼电影公司终于能够松一口气了。
目录
致谢
前言
第一部分 动画:一种技术与一种艺术
第一章 动画的起源
第二章 动画技术
第二部分 美国
第三章 1910—1920 年:美国动画电影的起源
第四章 华特·迪士尼:对动画载体的一种定义
第五章 弗莱舍兄弟:美国的另一大电影巨头
第六章 1930—1955 年:卡通片的黄金时代
第七章 美国联合制作公司:一场审美革命
第八章 美国独立电影
第九章 特技、电视以及当代剧情片
第三部分 加拿大与拉丁美洲
第十章 加拿大
第十一章 拉丁美洲
第四部分 欧洲
第十二章 欧洲的动画电影
第十三章 法国
第十四章 南欧(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南斯拉夫/希腊
第十五章 英国和爱尔兰(英国/爱尔兰)
第十六章 欧洲大陆(德国/瑞士/荷兰/比利时/奥地利
第十七章 斯堪的纳维亚、冰岛与波罗的海国家(丹麦/芬兰/挪威/瑞典/冰岛/波罗的海国家)
第十八章 东欧(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从捷克斯洛伐克到捷克共和国/俄罗斯与苏联/罗马尼亚/其他东欧国家)
第五部分 亚洲、非洲和大洋洲
第十九章 日本
第二十章 中国、朝鲜半岛和东南亚(中国与朝鲜半岛/东南亚)
第二十一章 近东、马格里布与中亚(近东/马格里布/中亚)
第二十二章 印度、太平洋与撒哈拉以南非洲(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撒哈拉以南非洲)
图片版权来源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