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某路口。堵车,赵元甲的出租车排在一辆面包车后面。出租车里,赵元甲面色焦急,车内的收音机放着中医养生的内容:“中医认为,女子不孕主要有四种病因,血瘀不孕、肝郁不孕、肾虚不孕、痰阻不孕……”绿灯亮了,前面的面包车有些肉,迟迟不动,赵元甲不耐烦,使劲按喇叭。前车移动,赵元甲开车过路口,一路人过来伸手打车,赵元甲抬起左手摇动,表示拒绝,左手落下时,顺势将空车的标志按下,出租车加速向前奔去。
路人望着出租车的背影:嘿,什么素质,一点儿职业道德都没有!
医院门诊部门口。人来人往,有如集市。淑恬站在门诊部门口,有些焦急,又有些犹豫不决。
医院门口路边。赵元甲的出租车急急地开来,停在路边,立时被病人、家属包围了。
病人甲:师傅,送我去趟三里河!
病人乙:送我去公主坟!
赵元甲打开车门出来。
赵元甲:对不起,我哪儿也去不了。
众人:哎,你这不是拒载吗?
赵元甲:对不起,我是来接病人出院的。
赵元甲拔腿跑向门诊部门口,众人对此十分不满。
众人:什么接病人,肯定是拒载,记他车号,投诉他!
门诊部门口。淑恬还在犹豫,她看了看门诊部里边熙熙攘攘的人流,仿佛下定了决心。淑恬向台阶下走了一步,赵元甲匆匆跑过来。
赵元甲气喘吁吁地对淑恬:来晚了,刚才有人非让我送她去后海。挂号了吗?
淑恬:我不想查了,咱们回家吧。
淑恬拉着赵元甲要走。
赵元甲挣脱:别呀,都来了……为什么不想查了?
淑恬:我害怕,万一真查出个不孕症来……
赵元甲欲拉淑恬进门诊大厅:查出来就好了,查出来咱就一总在这儿治了。
淑恬没动地方:那万一……要是治不好呢?
赵元甲:治不好咱们还可以做试管婴儿嘛。
淑恬:那万一要是……
赵元甲:要是试管婴儿也不行,咱们就收养一个。
淑恬:要真那样……就太对不起你了。
赵元甲:这有什么对不起的?有孩子有有孩子的好,没孩子有没孩子的好。无论怎么着,你都是我老婆。走!
赵元甲拉着淑恬走进门诊大厅。门诊大厅里人满为患,川流不息。
赵元甲拉着淑恬进来,躲避着人流,站在挂号队伍后面。
淑恬再次动摇,又要往后退:我还是有点儿怕……咱还是算了吧……
赵元甲:你怕什么呀?就做个检查……要不这样,我也挂一个,陪你一块儿查。
淑恬:你查什么?
赵元甲:不孕症啊。
淑恬:那是我的问题。
赵元甲:也许是我的问题呢?这都是难说的事儿。来来来,今天咱们一块儿查。
赵元甲拉着淑恬一块儿排队,看着医院里人来人往,感慨万千。
赵元甲:瞧瞧,说是金融危机,可这医院里的人一点儿也不见少……说不定还多了呢。哎呀,还是当大夫好啊,白大褂一穿,办公室一坐,人家就送钱上门了,送钱就送钱吧,还得排队,不好好排队我还不收,还得呲儿你两句……
淑恬:行啦,你小点儿声,让人家大夫听见不好。
赵元甲:怕什么?我说的是实情。哎,看着这么多人不畏酷暑前来交钱,我这心里,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动。我已经想好了,等咱们孩子长大以后,让他考医科大学,当大夫。专业我都想好了,就学牙科,要不就学肿瘤科。
淑恬:牙科?
赵元甲:牙科保险哪!咱不能光看贼吃肉,还得想着贼挨打。牙科多好啊,出不了什么大的医疗事故,顶多是拔错了。不像骨科,稍一马虎,脊椎折了就得偏瘫。其实牙科还不是最好的,最好的还是肿瘤科。
淑恬:肿瘤科,那死亡率多高啊……
赵元甲:死亡率高好啊,那就更出不了医疗事故啦,就算是治死了也不怕——您得的是肿瘤啊!要是一不小心给治好了,那我就是神仙,出大名了。所以,等咱孩子长大以后,一定要让他当医生。
前面一位老人突然转过头来。
老人:小伙子说得好!你家孩子多大了?
赵元甲从容地说谎:明年就高考了。
淑恬嗔怪地暗中搡了赵元甲一下。
菜市场里人声喧哗,淑珍在仔细查看一节藕两边的节头,手中的购物袋中已经装了不少蔬菜。
淑珍:就这一节了?
菜贩甲:啊,就这一节了,这不挺好的吗?
淑珍放回菜摊:好什么呀?两边节头都掉了,进泥了都!
菜贩甲:那就没有了。 赵元甲:您甭说了,我承认您说的都对。这人哪,都是在别人的事儿上明白,一到自己的事儿上就蒙了。比如您,对我的事儿多明白呀,可一到自己头上就糊涂,您为什么总怀疑大姐夫有外遇?
淑珍:谁怀疑他有外遇,这还用怀疑吗?他肯定有!
陈家餐厅。陈老太、晨晨、淑恬、尤克勤一块儿吃饭。
晨晨站起:吃饱了,我上学了。
尤克勤:坐下!什么你就吃饱了?你肯定没吃饱。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好好吃饭怎么能长大个儿?把这两个菜打包带走。妈,他没吃饱,我让他打包带学校吃去。
陈老太讽刺:不用了,你直接打包拿家去吧。
尤克勤:也成,您给我找个饭盒…
展开
,粗犷而不失优雅。
——张国立
在市井氛围中提炼出诗人情怀,邹静之真正做到了雅
俗共赏,这种成就在中国当代作家中是罕有的。
——谢冕
邹静之身上较多地保留了中国民间艺人讲故事的才能
,他惯于把一件件司空见惯的生活小事,有声有色、有滋
有味地展演开来。
——《深圳商报》
解构主义的反讽特色俨然已成邹静之和“铁三角”的
金字招牌,导致续集接二连三相继出笼。邹氏电视剧另一
公认的好看之处是台词写得精致凝练。
——《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