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项真正的突破性创新都无前例可循,但这些创新往往遵循一些共同的关键要素。本书的重点就是通过例举和归纳来总结创新的这些要素。
——施一公,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
人之可贵在于能够创造性地思考。本书介绍了一系列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练习,教我们如何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运用这些创造性思维技能。
——樊登,樊登读书创始人
本书以科学创新为主题,同时有许多能应用到其他领域的创新思维和方法。对于任何想要摆脱习惯思维和培养创新思维的人来说,都十分值得一读。
——《出版人周刊》
本书通过经典案例和相关练习,向读者展示了良好的隐喻和观察是怎样改变思路的,以及如何用正确的提问、类比和群体智慧来解决具体问题。
——《自然》
本书作者教我们如何成为一个更具创新性的思考者。我们其实只要一点点诀窍加上大量的练习,就能激发出更具创造力的自我潜能。
——哈维•法恩伯格,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研究所主席
我们能教人创新吗?本书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本书严谨地阐述了促进创新的要素,并展示了能够激励科学家、教师、学生和任何有好奇心的人成为更成功的创新者的例子。
——戈登•吉,俄亥俄州立大学校长
一本讲述如何跳出传统认知框架并提升创新性思维的作品。作者认为历史的积累带给我们的各种经验知识使得我们建立起固有的认知框架,形成了思维定势,从而限制了科学的进步与创新。比起笼统地叙述“如何创新”,本书作者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科学史上取得重大创新发现的经典案例。通过他们打破认知偏见从而有了惊人科学发现的经历,引出了“泥潭之猪”(PIG In MuD)的创新方法,帮助读者锻炼创新性思维。
第1 章 勿读此书
第一部分 纵观全局:理解并克服创新的障碍
第2 章 一切取决于你怎么看
第3 章 战胜认知框架
第4 章 怎么想就怎么说
第5 章 征服隐喻
第6 章 查明问题!
第7 章 做一个更敏锐的观察者
第8 章 你的偏见程度?
第9 章 克服偏见
第10 章 大脑和创造力:灵感之位
第11 章 大脑和创造力:前位优势
第二部分 驱动创新:提出并回答科学问题
第12 章 科学的乐趣
第13 章 要问正确的问题
第14 章 婚姻与火柴盒的相似之处?
第15 章 翻转!
第16 章 一名男子走进酒吧
第17 章 群体智慧的力量
第18 章 从群体中获得最大收益
第19 章 孵化
第20 章 验证你的想法
第21 章 合适的想法
第22 章 科学的僵化
第23 章 克服科学的僵化
第24 章 创新孵化器
温馨提示:请使用泸西县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每一项真正的突破性创新都无前例可循,但这些创新往往遵循一些共同的关键要素。本书的重点就是通过例举和归纳来总结创新的这些要素。
——施一公,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
人之可贵在于能够创造性地思考。本书介绍了一系列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练习,教我们如何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运用这些创造性思维技能。
——樊登,樊登读书创始人
本书以科学创新为主题,同时有许多能应用到其他领域的创新思维和方法。对于任何想要摆脱习惯思维和培养创新思维的人来说,都十分值得一读。
——《出版人周刊》
本书通过经典案例和相关练习,向读者展示了良好的隐喻和观察是怎样改变思路的,以及如何用正确的提问、类比和群体智慧来解决具体问题。
——《自然》
本书作者教我们如何成为一个更具创新性的思考者。我们其实只要一点点诀窍加上大量的练习,就能激发出更具创造力的自我潜能。
——哈维•法恩伯格,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研究所主席
我们能教人创新吗?本书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本书严谨地阐述了促进创新的要素,并展示了能够激励科学家、教师、学生和任何有好奇心的人成为更成功的创新者的例子。
——戈登•吉,俄亥俄州立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