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书为古代清言小品集大成之作。
2. 增加章节导读,全文精心翻译,注释详尽,生僻字注音、释义,无需古文基础,全书阅读无障碍。
3. 32开精装,轻便易携带,装帧时尚活泼。
《小窗幽记》是一部熔中国传统生活情趣、审美艺术、处世哲学于一炉的纂辑式清言小品集,它富含哲理、引人深思,涵盖了立德、修身、读书、为学、立业等诸多人生话题,对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也极具启发意义。
本书主要阐明如何涵养心性和如何处世,表现了文人雅士淡泊名利、超凡脱俗的情怀,也总结出了一些生活的方法、处世的良策,对今人处世修身、砥砺操守都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从结构上看,可谓是周备有序。首先,十二卷中,情、灵、景、绮、倩五卷将青山绿水、秘方灵籍作为淡泊名利者安身立命之所,体现了他们的隐逸幽趣和闲情逸致;醒、峭、奇、豪四卷则抒发了壮志未酬的末世情怀,空有一腔豪情寄托于文字之间;而素、韵、法三卷则呈现出名人雅士的风格,体现了其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其次,全书思想出入三教,体现了多重人生理想,既有道家淡泊的心态和出世的情怀,又不乏儒家的传统伦理,更有积极的入世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
叙
原文
太上立德,其次立言太上立德,其次立言:语本《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言者,心声,而人品学术,恒由此见焉。无论词躁、词憸憸(xiān):奸邪。、词烦、词支,徒蹈尚口之戒。倘语大而夸,谈理而腐,亦岂可以为训乎?然则欲求传世行远,名山不朽,必贵有以居要矣。眉公先生眉公先生:即陈继儒,明松江府华亭人,字仲醇,号眉公。志尚高雅,博学多通,少与同郡董其昌、王衡齐名。年二十九,取儒服衣冠焚弃之,隐居小昆山,后居东佘山,杜门著述。
负一代盛名,立志高尚,著述等身,曾集《小窗幽记》以自娱,泄天地之秘笈,撷经史之菁华,语带烟霞,韵谐金石。醒世持世,一字不落言筌;挥尘风生,直夺清谈之席;解颐语妙,常发斑管斑管:毛笔。以斑竹为笔杆,故称斑管。之花。所谓端庄杂流漓,尔雅兼温文,有美斯臻,无奇不备。夫岂卮言无当卮(zhī)言:随和人意,无主见之言。这里主要指自然随意的语言。
,徒以资覆瓿之用覆瓿(bù)之用:刘歆曾经读过杨雄的《太玄》一书,对扬雄说:“你这是使自己苦恼!现在的学者有官禄名利,尚且不能明白《易经》,又怎么能明白《太玄》呢?我恐怕后人把你的书用来盖酱坛。”后用覆瓿比喻著作毫无价值,或无人理解、不被重视。
乎?
【译文】
做人最好能树立德业,其次是立言著述。言语,能够表达内心的真意,而人品、学问,都可以从这里看出。无论是言词急躁、奸邪、烦复、支离,都只是蹈袭徒尚口说的劝诫。倘若言语空大而夸张,谈论道理却迂腐不堪,怎么可以当作训条呢?既然这样,那么想求传诵于世而又流传广远,如同名山一样不朽,一定得依赖什么东西发挥重要作用。眉公先生身负一代大名,立志高尚,著作等身,曾编《小窗幽记》用以自娱自乐,这是泄露天地的隐秘的书籍,摘取经史中的精华,语言仿佛带着烟霞般美丽流畅,音韵如同金石之声一般铿锵。此书警醒世人,维持世间秩序,语言自然清新,每个字都不刻意;先生手执拂尘,论说生风,可以占据清谈的一席之位;开颜欢笑,妙语连珠,常常妙笔生花。所谓端庄而又酣畅淋漓,温文尔雅,各种美好都在这里到达极点,所有奇丽无不完备。自然随意的言语怎么会没有用处,仅仅只能用来盖酱坛子呢?
原文
许昌崔维东,博学好古,欲付剞劂剞劂(jī jué):雕琢刻镂。后代指将书雕版刻印。
,以公同好,问序于余,因不辞谫陋。特为之弁言弁(biàn)言:前言,序文。因冠于前,故名。简端。
【译文】
许昌的崔维东,博学好古,想要将《小窗幽记》雕版刻印,用以公示同好,向我求写序文,所以我没有因自己浅陋而推辞。特地在书前写了这篇序。
原文
乾隆三十五年岁次庚寅春月,昌平陈本敬仲思氏书于聚星书院之谢青堂。
【译文】
乾隆三十五年(1770)岁次庚寅春月,昌平陈本敬仲思氏书于聚星书院之谢青堂。
叙
卷一醒
卷二情
卷三峭
卷四灵
卷五素
卷六景
卷七韵
卷八奇
卷九绮
卷十豪
卷十一法
卷十二倩
温馨提示:请使用通辽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