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军、张敢、丁宁、潘耀昌联袂推荐;
2.总结透视法的西方艺术原典;
3.以拉丁语终稿为底本,文字更准确;
4.附研究性导论、注释,及110组插图。
莱昂.巴蒂斯塔.阿尔伯蒂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人文主义学者,他的《论绘画》总结了透视法并系统讲解其应用方法,是对西方艺术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艺术原典。本版《论绘画:阿尔伯蒂绘画三书》基于对此书数个拉丁语和托斯卡纳语版本的长期研究,以拉丁语终稿为底本,文字更加准确;并配有研究性导论和大量注释,讲解文化背景和专有名词;另附专门绘制的110组插图,将关键知识点视觉化,使普通读者更易理解。
中译者导言
中文版致谢
英文版致谢
导 论
从托斯卡纳方言到拉丁语,反之不然
约翰内斯.雷格蒙塔努斯,阿尔布雷希特.丢勒,以及初版
托斯卡纳方言版与序言,即致布鲁内莱斯基的献词
以为拉丁语版在前的错误认识
佛罗伦萨的旧观念
从雅尼切克到格雷森
论绘画
献给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的序言
致至上英明的曼图亚君主乔瓦尼·弗朗切斯科的信
第一卷 基本原理
第二卷 绘画
第三卷 画家
附录1 塞西尔·格雷森对《论绘画》研究的局限性
附录2 最初的质疑
注 释
插 图
参考文献
论
温馨提示:请使用通辽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一般而言,西方艺术史上的造型法则,经历了从古希腊的墙面摹影说,到文艺复兴以窗户为喻的透视说,再到现代主义以绘画平面性为本体的范式转变,是一个从二维空间出发,经历三维幻视空间,再回归二维平面性的历程。提出了窗喻说的阿尔伯蒂,无疑在这一历程中,占据了承前启后的关键性历史地位。
但容易令人忽视的是,阿尔伯蒂的《论绘画》还提出了画面也是一个平面(水面),绘画者于其上,看到世界和自己之投影的绘画理论。
从这种意义上说,后世从印象主义到抽象表现主义,这一为格林伯格所津津乐道的追求平面性的艺术历程,并没有脱离阿尔伯蒂《论绘画》的整体视野。
——李军,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人文学院院长
阿尔伯蒂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建筑师和艺术理论家,他关于绘画、雕塑和建筑的论述对西方美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青年学者高远潜心多年,将阿尔伯蒂的《论绘画》译成中文,这对我们深入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理论将会有极大助益。
——张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译者完全以研究的心态投入翻译,字斟句酌,一丝不苟。我相信这是目前阿尔伯蒂《论绘画》首屈一指的中译本。
——丁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西画和摄影传入中国,写实主义开始扎下根来,拥有众多爱好者,并形成现代中国人的视觉习惯。要想溯源写实法,了解控制当代人视觉习惯的透视话语体系,阿尔伯蒂的《论绘画》是一本必读之书。今闻该书新译本问世,无疑是学界幸事。
——潘耀昌,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