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我的素描之路/馆员文库
0.00     定价 ¥ 78.00
通辽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306069641
  • 作      者:
    郭绍纲
  • 出 版 社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2-01
收藏
编辑推荐
郭绍纲教授的素描之路,既是艺术创作之路,也是美术教育之路,更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摸索、创新之路。《我的素描之路》一书是他对自己素描创作和教学实践的回顾,当中不乏关于艺术理念和教学思想的真知灼见,精彩、生动的论述必将给广大从艺者和美术教育者以深刻的启迪。
展开
精彩书摘
美育始于家庭
回忆我的素描之路,当从家庭的启蒙教育开始。父亲14岁前到北京大栅栏天宝金店做学徒工,曾为中医的伯父郭兆钧先生是我的启蒙老师。据说在我3岁时,伯父已教会了我认念很多方块字,大多为与中草药有关的单字。汉字是由线条组合成形态不一的方块字,且有音与义的不同,称之为抽象艺术亦无不可。据长辈说,在我已认念300余字时,因怕我累心便停止了这种识字教育。可能还有一个客观原因,即在我出生前还有两个哥哥均未保住生命。我到6岁时,才开始入村私塾念书,先拜一个木牌位,直书五个字为“天地君亲师”,继从《百家姓》《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的顺序认字念书。与此同时,每天要接触笔墨纸砚,先从描红开始,红模字为木版印成的红字,如诗的内容:“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将描字与诗、数一起结合学习,既全面又印象深刻。描到一定的程度,初步熟悉了运用毛笔按提力度的变化规律,我便开始临帖了。I临帖要用自制的大仿本,制作大仿本是一项手艺活,即将大张的元书纸经过裁叠成册,再用圆锥、纸捻穿连固定。通过自制的大仿本,熟悉工具与纸材的性能,这也是一堂手工课的实习。临帖从柳公权字帖开始临摹,所需字帖、笔墨材料由流动的书倌到各村提供。这种描红与临摹的学习,对于培养我后来持各种笔的造型写生能力起到先期的基础作用。
我的母亲也是我的启蒙者。在我四五岁时,母亲买了一张贴在坑围上的年画,是图文并茂的连环图画,它印在一张纸上,故事内容为“狸猫换太子”,说的是北宋时期发生在宫廷的历史故事。文图对照将内容人物识别出来,这也是知史的起步,同时我开始知道古人就有正、反两方。
我的母亲虽不识字,但会绣花,一般的针线活更是“多面手”。我穿母亲做的布鞋,从鞋帮到鞋底都是她一针一线地缝制的。有时她在绣花时,也给我一块布,并教我怎样索成一条线。这种一针一线认真做事的精神,是一种心性的磨练,也应是一种人生态度。
入读昌平县立小学
1940年,我8岁时为避农村匪患,便随母亲、三嫂、表兄一起从东营村迁到昌平县城居住,并入读昌平县立小学。我从一年级读起,表兄迁入四年级学习。我与表兄每日黎明即起,一同上学。学校每天早上先在校中集中开会,然后列队走到街南大操场跑步。六年级同学排头,我们排尾,队伍很长,前头跑小步,后头的一年级则跑大步,两年的晨操锻炼有利于我的健康成长。
我读县立小学一、二年级时,所幸的是刘秉琳老师担任班主任。在我的印象中,她是一位典型的师范学校毕业的女教师,身材略高,留短发,穿灰蓝色的旗袍。她上课重视汉字书写的笔顺,面向黑板写字的同时,还要求同学们大声跟着她喊出“横横竖横”,以增强书写的记忆力。
刘老师对我特别关注,还选派我参加县立举办的赛美会,事实上就是接受两位评审员的面试提问。刘老师有时还要我穿过小巷到鼓楼东街买东西,这也是一种锻炼。那时还安排一门唱游课,任课老师是郭兆民先生,在操场上,老师弹奏风琴,教大家边唱边表演歌词的内容。
我于10岁那年由昌平县立小学随母亲移居天津,人读私立卞氏小学,读三年级,这是一个家族办的学校。校长姓缪,在兄弟中排第二,人称缪二先生,其三弟、六弟、七弟均参与教学,也有外聘女教师一二人。有位邹先生为三年级班主任,布置课外作业是固定的每天要写一篇大仿(楷书)、三行小楷,大字临柳公权、小楷临《灵飞经》(钟大可书)。两年后,我改人天津市立第三小学,得见一位杨先生亲自示范临摹魏碑,应为杨大眼碑。笔画见方,不重复、不补笔,一笔到位。第三小学在城内东门里大街路南,路北有孔庙,正面外树有牌坊,上有匾额,东为“德配天地”,西为“功昭日月”,字体端庄大方。出东门内大街即东马路,附近有戏院,我曾观鲜灵霞主演的《人面桃花》评剧,男主角崔护的饰演者曾在四扇屏风上书写崔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行书字迹之大,在后排座位都清晰可见,足见演员之气度与功力。
东门附近还有青年会,常有些文化活动,我曾进去聆听戏剧作家洪深的一次关于戏剧的讲座,因年幼印象不深。另一次为黄二南的“舌画”示范,先吞墨汁,后以舌贴纸舔画,新奇显能,以舌濡墨,自然无锋颖之美。
天津是商业发达的城市,商场、商店的牌匾也是展示书艺的地方。如天津的繁华区有“劝业场”,即由华世奎所书,还有东北角的正兴德茶庄也是华氏所书。华世奎书写颜体字,在普及文化方面有较大的影响力,直到现在,走在天津大街上,所见招牌仍可屡见华氏的遗风。
我曾住天津南市药王庙街,现已改街名,为东西向的横街,东口通南北向的东兴大街,西通荣业大街,在街面或胡同口曾有租赁图书的书摊,也有租借连环图的小人书摊,我也曾是一些书摊的读者。
有一年,在东兴大街路东有一处书法地摊,除了有关福、禄、寿、喜等吉祥字外,还有一横幅,由右至左
展开
目录
美育始于家庭
入读昌平县立小学
从听相声到读小说
我的素描人像写生与默写
素描目测法与几何学
素描写生目测中的数学比例
天津解放,看报、考艺专
素描启蒙教师孙宗慰先生、李宗津先生
喜获《吴作人速写集》
毛主席函复中央美术学院校名的展示
速写遇到误会
名师之大课
蒋兆和先生的水墨作品
自画像
齐白石先生的水墨画示范
阅读苏联杂志素描插图和学俄文
业余教学活动
素描同学张平良
两幅素描像的纪念
黄渭渔助造梦
初到中南美术专科学校
预备留学与出国
在格鲁布柯沃农村实习
列宾美术学院的素描教学
回国实习的暑假
列宾美术学院校庆200周年
全身人物素描与局部试写
素描习作的准备
尤·米·涅普林茨夫工作室
同学的速写赠品
契斯恰科夫与其教学法
契斯恰科夫谈素描教学
实习于北方俄罗斯
实习基辅一行
素描教学中的群像作业
室内素描练习的姿态与空间选择
喜获《画论丛刊》
担任毕业班教学
带班到钢铁厂实习
与国画师生到东莞太平镇
对素描基础观的探讨
初作素描插图
体验海军生活与创作
“四清”试点中的素描
“文革”前的素描教学
素描教学絮言
笔墨山水写生重气韵
构图法与空间三远之探索
素描练功说
素描练功的沉静与文化修养
山水画与师法自然
素描写生的整体性
教学相长与教学法的研究
写景当知中国山水画之欣赏
景观之空间层次
素描景观写生
景观写生之戒避
步人生活实际的古代画家
线条表现风格的传统
油画创作的分工与合作
为“三同户”的二女画像
为许学文画像
艺术基本功的争论与思考
为油画创作而准备的素描像
学军步行拉练往返荔枝之乡——东莞
农村生活速写
荔枝乡的景观
人物头像写生面面观
造船厂的生活见闻
茂名石油城景观速写
茂名石油城工地速写
速写带手半身像
劳动中人物速写
石碌铜矿的素描速写
为女劳动者速写形象
素描写生与创作中的钢笔画
钢笔速写人物与景物
钢笔风景写生
高州深镇行遇记
首次西沙群岛一行
学军到汕尾深入生活
渔船速写系列
第二次西沙行
为南海军人写生
海军部队生活速写
参观画展宁、沪、杭行
油画《出诊》的创作前后
共赴江西老区
素描人物写生作品的出版
应约作文
承担研究生素描课教学任务
为新疆年轻教师画像
青春男女像写生
社会教育的素描辅导工作
为矿山女班长写像
人体写生的恢复
着衣全身人物写生示范
全身人物写生步骤示范
人的面形八格
为王郭二生作素描肖像
对素描头像写生分面与涂阴影的见解
素描人像中的皮肤与肤色
关于素描人像写生要领
速写生活中的人物
湖南长沙行
线描艺术的继承与发明奖获得者——肖惠祥
素描的章法与笔墨
素描的质感与结实
青春女像写生
向贤内助致意
素描郭晨像
素描郭悦像
素描郭梅像
速写蒲蛰龙教授
参与研究生的素描课程
素描冯钢百先生
全国素描教学座谈会(杭州)
为新生写形传神
成人美术培训工作
黄中羊的素描作品
赴英德师范学校讲学
粉画《总理与画家》的创作稿
对人物双手的写生与关注
支持《素描初步》的出版
随美术师范系同学下乡
略施粉笔的素描人像
在广州美术学院创办美术教育专业
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大同读书会
《素描基础知识》的出版
我的素描选集出版
幸画豫剧演艺家崔兰田
荆浩的笔墨相辅相成
油画专著中的素描章节
我画廖先生
为余菊庵先生画像
主编《中国高等美术学院素描集(广州美术学院分卷)》
为教育同行画像
粤北行的素描
根的生命力
素描的画与写
人像素描写生
谢赫的六法首要
素描练习中的“三宁”
为司徒奇先生作素描写真
水墨画
李铁夫的笔墨功力
文叙《新素描技法》一书
录像中的素描示范
素描林卓权先生像
香港歌德学院珂勒惠支作品展
为故人周朗山先生造像
艺术是心性的磨炼
素描者当知“六法”与“新七法”
素描是造就艺术风格的基础
素描写生观念的全面性
为校友王彦发编著的《素描基础教程》作序择录
从传神写照谈起
写真传神
素描明暗调子与墨色浓淡
黄金分割律
忙于“三支”笔
汕头个展
描写于瓷版
美术院校师生速写选
素描女青年参加学院素描大展
素描的构成因素与观念
老年人像写生
外孙吴昆的婴儿睡姿像
回看全身女坐像
又回到素描教学
素描邓白教授肖像
新纪元的自画像
我的笔墨抽象艺术
表情自然,神在双目
应邀自画
素描,树根
纪念王式廓先生
素描黑人女青年肖像
《素描基础教学》一书的出版
树景的素描随笔
校友司徒绵的早期素描
传统相学观察法
我画于右任先生
人物画,不该“低能化”
裸体艺术的知识与鉴赏
连环图书的作者与形式发展
从艺六十年回顾
表现生活中的人物
《教学素描典藏》的面世
写生作画的意、理、趣
读到《美院往事》中的素描感悟
穗京个展座谈会
《郭绍纲书法选》的出版
留苏作品汇展
书画展刊回忆录
称天才之误
温哥华艺术家齐襄善举
徐立斌的风景素描速写
《郭绍纲作品集》出版
获终身成就奖
“独好修以为常”
从国印镌刻者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通辽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