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海外中国研究系列·清代中国的法与审判
0.00     定价 ¥ 88.00
通辽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214277008
  • 作      者:
    [日]滋贺秀三
  • 出 版 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作者:

滋贺秀三(1921—2008),东京大学法学部毕业,法学博士,曾任东京大学法学部教授,日本学士院院士。研究方向为中国法制史,学术成就主要有三个方面:传统中国家族法的体系性复原、历代法典的考证性研究、传统中国审判形态的实证性与原理性研究。代表作有《中国家族法原理》(创文社1967年,1969年获日本学士院奖)、《清代中国的法与审判》(创文社1984年)、《中国法制史论集——法典与刑罚》(创文社2003年)、《清代中国的法与审判续集》(创文社2009年)等。


译者:

熊远报,生于湖北仙桃,198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2001年获东京大学博士(文学)学位,现任早稻田大学教授,2015—2017年曾为哈佛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社会经济史与城市史,著有《清代徽州地域社会史研究》(汲古书院2003年)、《中世后期东亚的国际关系》(合著,山川出版社1997年)、《传统都市》4(合著,东京大学出版会2010年)、《18世纪北京的城市景观与居民的生活世界》(东京大学《东文研纪要》第164册,2013年)、《在互酬与储蓄之间——传统钱会的社会经济学解释》(《中国经济史研究》2017年第6期)等。


展开
目录

目录

清代民事审判中的平衡感觉(代译序)

例言

第一章 清朝的刑事审判——其行政性特征及历史沿革

绪言

第一节 审判机构

第二节 审判程序上的二三问题

第三节 作为审判准则的法律

结语

第二章 刑案中所见作为宗族私裁的杀害行为——国法的对应

第一节 宗族自治与团体原理、身份原理

第二节 雍正五年条例的兴废、复活与宗族私裁致死案

第三节 实质性正义的实施与情、法均衡点的摸索

第三章 判决确定力观念的不存在——特别就民事审判的实际状态而言

绪言

第一节 审判的表现形式——批、谕、遵结

第二节 审判更正的可能性

第三节 综合考察

第四章 民事审判中法源的概括性研究——情、理、法

第一节 听讼程序与法源

第二节 诉讼处理中的情、理、法

第三节 诉讼处理的律例引照

第四节 法是漂浮在“情理”大海上的冰山

第五节 情理法之间

第六节 “准情酌理”与“法本人情”

第五章 作为法源的经义、礼以及习惯

第一节 经义与礼

第二节 习惯

清代判牍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通辽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