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透〈资治通鉴〉17》(第235-237页 节选)
尔朱荣与元颢隔着黄河对峙。有夏州义士为元颢把守河中小岛,秘密与尔朱荣通谋,要求摧毁大桥以自效,尔朱荣引兵前往接应。等到大桥被摧毁时,尔朱荣来不及接应,元颢将叛军全部屠杀,尔朱荣怅然失望,商议说先回到北方,更图后举。黄门郎杨侃说:“大王兵发并州之日,已经知道夏州义士的密谋,然后才前来接应的吗?还是要施展经略以匡复帝室呢?但凡用兵,何尝不是打散了又集合起来,伤好了再战;何况如今还没有什么损失,岂能因为一件事不顺利,就废弃了所有的计划呢?如今四方凝视盼望,就看大王这一举;如果一无所成,就匆忙撤退,民情失望,各怀去就之心,谁胜谁负,就不好说了。不若征发民间木材,多做木筏,加上舟船,沿河布列,数百里的黄河上,都做出要渡河的样子,首尾相距既远,让元颢不知道在哪一段布防,一旦得渡,必立大功。”尔朱荣命同意反击,大败元颢。
【华杉讲透】
尔朱荣所有的决策,都有情绪的参与。他因为“夏州义士”的失败,怅然失望,心情沮丧,就有了放弃的心理。所谓“更图后举”,跟小孩子说“下周一开始认真学习”一样,不过是一种拖延症,而杨侃的话,事理清晰,从尔朱荣的初心、本谋,到天下人心、战局形势,分析得一清二楚;再加上高道穆的大义激励,刘灵助的大话煽动,尔朱荣就决定一战。等尔朱荣一击得手,又轮到元颢情绪崩溃了,元颢基本上是不战自溃。
我们要决策,要做自己的旁观者,观察自己的初心、本谋、情绪,观察自己如何受他人影响,才能拨开精神的迷雾,找到正确的道路。
温馨提示:请使用通辽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