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清政通鉴(古代国家治理史,两宋时期)
0.00     定价 ¥ 53.00
通辽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23403440
  • 作      者:
    马平安
  • 出 版 社 :
    团结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0-01
收藏
编辑推荐

清朝前期,疆域辽阔、社会稳定,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强大的国家。

咸、同、光、宣时期,外有列强侵略,内有民众起义与革命运动。

晚清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君主立宪等都未能挽救危机。 


展开
作者简介

马平安,1964年生,河南卢氏人,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长期从事中国政治史、文化史研究,先后撰写出版《北洋集团与晚清政局》《近代东北移民研究》《中国近代政治得失》《走向大一统》《政治家与古代国家治理》《黄帝文化与中华文明》《孔子之学与中国文化》《先秦法家与中国政治》《中国国家治理的历史传承与时代主题》等著作50余部。


展开
精彩书摘

十七世纪初,在东北地区,明朝建州左卫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诸部,于1616年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自称金国汗,建立后金政权。崇德元年(1636年),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在沈阳改国号为“大清”。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乘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王朝的时机,进入山海关内并迁都北京,其后又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统一了全国。一般在习惯上,把清朝从沈阳迁都北京、皇太极的幼子福临即位,作为清王朝统治全国的开端,从1636年直至1912年清帝逊位、清朝灭亡,共历二百六十八年。

清朝的建立大体与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相同时。十七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从而也为英国建立世界工商业霸权奠定了基础。十八世纪工业革命完成后,西方列强在亚洲、非洲、美洲广泛进行殖民扩张。清政府实现对全国统治之初,中国虽然在综合国力上居世界首位,但所面临的却是千年未有之变局,所谓的“西方秩序”正铺天盖地向中国侵袭而来。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世祖顺治皇帝病死,遗诏由其子爱新觉罗•玄烨即位,翌年改元康熙。康熙皇帝是清王朝历史上非常有作为的君主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很有影响的政治家。他在位六十一年(1662年—1722年),勤政事,重德治,承担起清王朝由乱到治的历史重任,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里确立和实行一系列奠基性的政策措施,为清王朝的强盛奠定了基础,并与其子孙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一起,开创了延续至十八世纪末的“康乾盛世”。他在位期间,注意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恢复经济与社会秩序;整顿吏治,惩治贪污;用儒家思想治国;先后削“三藩”割据势力,统一台湾;击败噶尔丹叛乱,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有效地挫败了沙俄对中国东北地区的侵略,使中国成为一个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多元一体的牢固统一的国家。经过康熙皇帝半个多世纪的治理,清朝的疆域幅员辽阔广大,西起巴尔喀什湖和葱岭,东至鄂霍次克海和库页岛,北抵漠北和外兴安岭,西北包括唐努乌梁海,南有西沙和南沙群岛,东南有台湾诸岛屿,基本上奠定了中国今天疆域版图的基础。在这个疆域辽阔、边防巩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国度,各民族文化上相互交流和习俗心理上相融相通,各民族团结一致,中华民族凝聚力空前提高,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繁荣的国家。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中央决策及运行

第二章 地方基层之治理

第三章 军政权力之嬗变

第四章 中央与地方之关系

第五章 边疆地区之治理

第六章 财政制度之特点

第七章 吏治与反腐得失

第八章 民间动荡之对策

第九章 派系之争与清朝灭亡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通辽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