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1640-1715),清代杰出的文学家,短篇小说家,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他因写了一部《聊斋志异》而闻名。《聊斋志异》描写鬼狐恋情,讽刺贪官污吏,借小说抨击时弊。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等著述传世,总近200万字。
蒲松龄,清代杰出的文学家,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1640年,蒲松龄出生在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蒲家庄一个小地主兼商人的家庭。他的父亲蒲盘,原是一位读书人,一直想在科举功名上出人头地,但最终连个秀才也未考中,而随着家境日渐贫困,不得不弃学从商,积累了一定的财富。
蒲松龄自幼聪明,喜读诗书,学问渊博。他19岁时,参加了童子试,经过县、府、道三次考试,都是头名,受到当时山东学政施愚山的赏识,一时名声大振,成为当地闻名的秀才。但之后蒲松龄屡受挫折,一直没有中举。1670年,蒲松龄迫于生计,应好友的邀请,到江苏宝应为知县孙蕙做幕宾。在这段时间里,蒲松龄开阔了眼界,写下了不少诗文,但也饱尝了寄人篱下之苦,加上思乡心切,第二年便辞幕还乡了。
此后,蒲松龄一面以教书为业,一面应对科举考试,在以后的屡次乡试中,始终榜上无名。一直到他71岁时才援例出贡,成为一名贡生。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