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不结婚的社会
0.00     定价 ¥ 58.00
通辽市图书馆
  • ISBN:
    9787213118630
  • 作      者:
    [美]玛丽莎·S.科尔尼
  • 译      者:
    李小霞
  • 出 版 社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世上的家庭千差万别,形态各异。当独身主义、单亲家庭正在变成一种“时尚”,婚姻正在变成一种“老派”生活方式的典型象征。家庭和婚姻是私人问题,就像房间里的大象,公开谈论这类话题似乎不合时宜。

忽略家庭结构的人越多,玛丽莎·S.科尔尼越感到势态的紧急。二十多年来,科尔尼一直致力于研究美国的贫困、不平等和家庭结构问题。基于手头的大量证据,她发现——结婚率下降,以及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子女比例上升,既是导致美国当前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原因,也是经济和社会问题带来的结果;双亲家庭正日益成为一种特权,被掌握在社会资源更丰富的群体手中。

本书中,科尔尼试图将家庭结构从棘手的文化战争中解脱出来,以她经济学家的视角入手,详细描述和论证这些问题的本质,直面家庭结构在方方面面发挥的关键作用;在婚姻衰落的时代,为婚姻正名。

 

【图书亮点】

1.    对于社会运转来说,家庭和婚姻是重要的影响因子;然而涉及公共政策时,家庭结构为何常常被视为敏感话题?

2.    过去40年里,美国的家庭结构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哪一类群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3.    双亲家庭的孩子和单亲家庭的孩子,在成就上会存在差距吗?母亲的受教育水平,又有多大程度的影响?

4.    当更多女性主动选择做单亲母亲,是什么让这么多的男性不适合成为结婚对象或无法承担起父亲的责任?

5.    和女孩相比,男孩如果在没有父亲角色的家庭中长大,为什么受到的负面影响更大?

6.    家庭结构的差异如何加剧着阶层分化?为什么说双亲家庭越来越变成一种特权?

7.    今天,在如何看待家庭结构的问题上,弥漫着一种不可知论。人们不会以任何形式暗示一种家庭结构可能比另一种家庭结构更好,但数据展示了哪些不可回避的事实?

8.    对于家庭结构面临的众多挑战,有哪些可能的改善措施?


展开
作者简介

玛丽莎·S.科尔尼,Melissa S. Kearney,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现任马里兰大学经济学教授、阿斯彭经济战略小组主任、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研究员,同时也是布鲁金斯学会非常驻高级研究员。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美国的贫困、不平等和家庭结构问题。

展开
内容介绍

当两个成年人结婚时,他们的经济和家庭生活得到改善,不仅为已婚成年人本身,也为他们的孩子带来了一系列好处。如今,这些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显著,且分布更加不均衡。

婚姻制度的衰落如何导致一系列经济困境?

在本书中,玛丽莎·S.科尔尼基于十多年的经济研究(包括她自己的原创工作)表明:一个有两位已婚父母的家庭——稳定处于社会经济阶层的较高端——就像一辆经济交通工具,使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更具优势。婚姻和阶层的这些趋势,对不平等和社会流动性产生的复合影响将变得越来越严峻。

对许多人来说,双亲家庭可能是一种老派生活方式的典型象征。但本书明确指出,尽管婚姻面临诸多挑战和缺陷,但它可能是我们走向更公平未来的最佳途径。通过直面家庭结构在塑造孩子生活和未来方面所起的关键作用,科尔尼对婚姻的衰落对一个经济体和一个社会的意义进行了批判性评估,点明了我们必须做些什么来改变方向。


展开
精彩书摘

几年前,我参加了一个为期两天的小型会议。这个会议把学者和政策制定者们聚集在一起,探讨收入不平等、经济流动性及国家面临的其他相关问题。和许多其他行业的专家一样,学院派的经济学家需要参加很多这样的会议:前往一个城市,听一整天的报告并参加小组讨论(通常是坐在没有窗户的房间里),和与会者共进晚餐,第二天早起再参加一整天的研讨会,讨论某个特定的主题。与会者会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讨论各种观点和证据,为后续的研究制订计划。在最好的情况下,大家还会用有经济数据支持的现实证据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信息。会后,我们这些人回到家中,思考在会上看过的新成果、进行过的对话,做进一步的工作,跟进在会上有过交谈的人,然后再重复这个过程。
   在那场会议上,我们探讨了美国的就业率下降和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还探讨了美国贫富阶层之间日益扩大的经济差距如何导致美国人更难向上流动。所谓向上流动,即在经济上比父母一辈过得更好,实现我们通常说的“美国梦”。在整个会议中,大家的讨论大多集中在经济学家非常关注的话题上。我们谈到了有无四年制大学学历的劳动者之间的工资差距、技术竞争和进口竞争如何使某些工人群体处于不利地位,还谈到了工会代表人数的下降和首席执行官薪酬的上升、改进教育机构的必要性,甚至谈到了加强社会保障安全网和改革税法的途径。
   在会议后程的一个研讨会上,我提出了已经思考了一段时间的问题:“我们该如何看待家庭和成长环境对这些社会问题的影响?如果我们谈论的是人们在学校和劳动力市场上的表现,那他们在什么样的家庭中长大难道不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吗?”
   会场上一片寂静。过了一会儿,我继续发言,列举了一系列关于婚姻和家庭结构中所存在的阶层差距的统计数据和事实,提出这些阶层差距也许应该成为我们关于不平等和流动性讨论中的一部分。接着,我指出接受过大学教育的成年人更有可能结婚,并在双亲家庭环境中抚养子女。他们的家庭资源(包括金钱,也包括养育子女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家庭相比存在非常明显的优势,后者显然缺少这类“奢侈”资源。有数据表明,这些家庭间的资源差异导致了他们的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出现巨大的经济差异。“难道我们不需要面对这些事实吗?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对此,政策制定者应该做些什么?”
   这并不是我第一次向学界同行们提出家庭结构的问题,只不过这次研讨会的参与人数众多,不限于通常研究贫困、儿童和家庭的学者们。对于我提出的问题,大家的反应和我预料的一致。和之前一样,我提出这些问题后,等来的回应仍然是沉默。人们在座位上不安地移动着身体,他们的面部表情也表露出对这些问题持保留意见的态度。会场上的只言片语和人们消极的坐姿,让我看到大家似乎已经达成明显的共识——家庭和婚姻是私人问题,多多少少超出了当下的讨论范畴。我的同事们也承认,越来越多的美国儿童生活在单亲家庭中,这种情况在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家庭中更为普遍;而且,出于诸多原因,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比双亲家庭中的孩子表现更差。尽管如此,他们的态度也暗示,大家是真的不知道该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根据我的经验,在这种以学术探讨和政策制定为目标的会议上,人们更愿意谈论改善学校教育、增加大学人学机会和提高劳动所得税抵免的必要性,而不是谈论家庭结构和如何抚养孩子。请不要误解我的意思,这些问题当然也很重要,我也经常谈论它们。但我在这里想表达的意思很简单——尽管大家都避免谈论家庭问题,但这么做是有害而无益的。
   那天的研讨会结束后,在酒店的大堂里,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迎上我,问了我一连串尖锐的问题,都是关于家庭结构在塑造孩子一生成就方面的作用。他问我:“如果孩子们得到了照顾,父母结不结婚又有什么关系呢?真的有证据表明父母的婚姻对孩子在社会上的表现有影响吗?”于是,我又阐述了一些自己从大量数据和现有研究中了解到的情况,这些情况似乎都表明,与已婚父母一起生活长大的孩子具有明显的社会和经济优势。这主要是因为,已婚父母往往意味着双亲家庭,而双亲家庭又往往意味着孩子能从中获得比单亲家庭更多的资源。那位经济学家继续向我提出了更多、更具体的问题。几分钟后,他越发犀利地问道:“如果父母离婚了,但父亲给予了大量的经济支持,那么他们的孩子是否仍然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    P2-5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房间里的大象
第二章  只有母亲的家庭
第三章  二大于一
第四章  适合(或不适合)结婚的男人
第五章  鞠育之苦
第六章  父与子
第七章  生育率下降
第八章  家庭很重要
致谢
尾注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通辽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