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行政行为原理
0.00     定价 ¥ 64.00
通辽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100171878
  • 作      者:
    叶必丰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19-05-01
收藏
作者简介
  叶必丰,1963年出生于浙江,曾先后任教于武汉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法学会行政法研究会会长,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宣部“文化名家”和国家“万人计划”,获聘有关党和国家机关的咨询专家。
  曾主持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哲社基金课题,曾获教育部和上海市优秀科研成果奖多项,《行政行为原理》入选国家社科成果文库:主持国家精品课程”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材曾获司法部、上海市优秀教材奖,曾入选上海市教学名师、获宝钢优秀教师奖。代表作有《行政法的人文精神》《行政行为的效力研究》《行政行为原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高教社)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律治理》等。
  主攻行政法学,参与和见证我国行政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设,集中研究行政法的理论基础和行政行为的一般原理:策源区域法制协调研究,关注国家治理体系、地方自主权和行政民主,兼顾司法意义的行政法和治理意义的行政法。
展开
内容介绍

  行政行为是行政法尤其是大陆法系行政法学上所普遍接受和广泛使用的法学范畴,也是行政法尤其是大陆法系行政法的核心。对行政行为的系统研究,几乎需要行政法学的所有技术、涉及行政法的全部领域。
  《行政行为原理》讨论了行政行为这一概念性工具的发展、演变、边界及其法治价值,行政行为的分类和模式,抽象行政行为概念的由来、范围、合法要件以及实践案例,具体行政行为的构成要件,作为依申请行政行为领域的受欺诈行政行为和政府信息公开实践,需合作行政行为的制度,具体行政行为的错误和瑕疵,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原理,以及行政协议和行政合同的实践。
  《行政行为原理》在写作上努力探索行政行为原理的中国化,确立了行政法的司法中心主义,展示行政行为原理研究的新成果,探索和运用了判例研究的方法,尝试了一条从判例来概括和总结理论的研究道路。

展开
精彩书摘
  《行政行为原理》:
  (一)行政行为模式的沟通价值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培指出:“理智只有在讨论中才能得到明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达到各种形式的真理之途径”。①沟通和交流,除了一定的机制以外,还需要相应的概念性工具。行政行为的模式作为一种理论范畴或概念,就是这样一种避免发生不必要的误会和无谓纷争的沟通工具。行政法学的研究和讨论,行政法知识的传授和普及,行政法学与其他部门法学及行政学等学科的对话,都离不开这种概念性工具。翻阅任何一部行政法学论著,我们可以发现对各种行政行为的介绍和讨论,都是对模式化行政行为的分析、概括和解释。如果不使用相应的概念、范畴,如果纷繁复杂的行政行为现象不具有相应的模式,则任何一部行政法学论著都不可能或无法作系统地介绍和分析。在行政法实务中,同样只有具有和运用所有参与者所一致认同的行政行为模式或概念性工具,才有可能进行简洁明了和准确无误的有效沟通。例如,原《湖北省计划生育条例》②第26条规定:“对计划外生育的,按下列规定处罚:
  (一)干部、职工计划外生育的,……并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这里的“处罚”是指“制裁”还是仅仅指“行政处罚”?如果仅仅指行政处罚的话,那么行政处分属于行政处罚吗?立法上所使.用的前后不一致的行政行为范畴,必然会使特定案件中的参与者发生不同的认识,导致沟通障碍。对这种障碍的消除,就不得不求助于复杂的解释。因此,每个行政法学者和行政法实务工作者,都应当具有使行政行为模式化和运用行政行为模式进行沟通的自觉意识和职业责任感。
  (二)行政行为模式的定位价值
  行政行为的模式是一个体系。每一个特定的行政行为模式都能在该体系中找到相应的位置,即在行政行为网络上找到其“纽结”。借助于行政行为模式,我们就可以对一个特定的行政行为进行逻辑推理、归类和定位。例如,某公安交通管理局对一拒不接受培训的出租车驾驶员所作的罚款500元的决定,在行政行为体系中属于行政罚款——行政处罚——具体行政行为。用电棍击倒该驾驶员的行为,在行政行为体系中属于行政事实行为。通过这种认定、归类、推理和定位,可以了解该行政行为应经过的程序,分析该行政行为的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执行力以及错误和瑕疵,①并往往可作逆向推理。湖南泰和案[最参行第45号]判决,就是从拍卖公告的法律效力来推理、认定它属于具体行政行为的。通过这种推理和定位,还可以进一步确定行政救济机制,准确适用法律。例如,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措施都是具体行政行为,都属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但是,驾驶员对作为一种行政处罚的行政罚款不服,可以根据《行政复议法》第6条第1项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1条第1项的规定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对该行政行为有权根据《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4项的规定作出变更判决。
  ……
展开
目录
前言
缩略语
案例缩略名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法学思潮与行政行为
一、概念法学与行政行为范畴
二、社会法学与行政行为的嬗变
三、发现法学与行政行为的实施
本节小结
第二节 依法治国与行政行为
一、行政行为的服务性
二、行政行为的过程性
三、行政行为的从属法律性
四、行政行为的无偿性
本节小结
第三节 宪法行为与行政行为
一、区分宪法行为与行政行为的必要性
二、宪法行为与行政行为的理论分析
三、宪法行为与行政行为的现实考察
四、宪法行为与行政行为的转化
本节小结

第二章 行政行为的分类和模式
第一节 行政行为的分类学说
一、行政行为分类的社会需求
二、行政行为的分类与内涵
三、行政行为的分类与立法
本节小结
第二节 行政行为的模式建构
一、行政行为模式界说
二、行政行为模式的价值
三、行政行为的模式化
四、行政行为的模式体系
本节小结

第三章 抽象行政行为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抽象行政行为的由来和范围
一、抽象行政行为概念的由来
二、抽象行政行为的范围
本节小结
第二节 抽象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要件
一、抽象行政行为合法性要件的概括
二、抽象行政行为合法性要件的内容
本节小结

第四章 抽象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分析
第一节 “分税制决定”属超越权限
一、国务院是否具有权限依据
二、国务院是否获得了授权
……
第五章 具体行政行为的构成要件
第六章 依申请行政行为的实践
第七章 需合作行政行为制度的考察
第八章 具体行政行为的错误和瑕疵
第九章 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原理
第十章 行政协议和行政合同的实践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通辽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