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
0.00     定价 ¥ 45.00
通辽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20356220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2-01
收藏
作者简介
  欧阳康,哲学博士,国家教学名师。华中科技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哲学研究所所长,哲学系二级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华中学者”领军岗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高校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国际哲学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社会认识论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共湖北省委决策支持顾问,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湖北省政协委员,湖北省哲学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政协理论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政策研究会副会长等职。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6年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9年入选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国家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2019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主要从事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认识论及国家治理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十余项国家、省部级和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十余次获国家、教育部和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数十次出国出境参加国际学术活动和开展国际学术交流,著有《社会认识论导论》、《哲学研究方法论》等著作2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刊物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300余篇。
  
  杜志章,1972年2月生于湖北省成丰县,1995年毕业于湖北大学历史系获史学学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史学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获史学博士学位。2013年8-9月英国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访问学者。现任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华中智库副院长、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中共湖北省委讲师团“理论热点面对面”专家组成员、中共武汉市委讲师团成员。学术兼职有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会员、湖北省政策研究会会员。2015年入选湖北省宣传文化工作“七个一百”人才工程(哲学社会科学类),2016年入选湖北省“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第四批),2015年7月获华中科技大学教学质量一等奖,2016年10月获第十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研究专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国家治理理论与实践。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国家治理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等省部级以上课题5项,出版著作《中国道路——思想前提、价值意蕴与方法论反思》(与欧阳康教授等合著)、《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等4部,发表论文:《简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结构特征》、《中国共产党90年纠“左”反右斗争的回顾与反思>等3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由第五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高峰论坛的论文与发言稿整理而成,是《国家治理研究》系列文集的第五辑。围绕本次论坛的主题——“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文集收录的13篇文章在不同的研究层面上、从不同的研究视角中,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在理论层面,欧阳康、虞崇胜、杜志章、朱文婷等学者分别从使命与境界、法则与尺度、战略与进路等角度探讨了国家治理现代化及全球治理的基础理论问题。李蕾、冯旺舟与谷生然等学者则从现代性、“忠宪”精神、民族国家理论等方面探讨了与国家治理相关的哲学与思想史问题。在实践层面,龙静云、余永跃、卞永祖、孙永平等学者以环境治理、生态文明建设和金融体系构建等问题为切入点,对我国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的成果、经验与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展开
精彩书摘
  《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关于环保的内容,通过分析一个具体制度,来阐述环保中正在进行的治理理念的变革。
  今天演讲的思路涵盖以下主题:一是环保治理思路的改变,从环保专项治理到契约治理;二是建立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基础地位;三是对比国外排污许可证制度;四是说明排污许可证属于行政契约式治理模式;五是简要地从契约理论的原理解释排污许可证制度;六是环保领域中契约治理能力的建构。
  从2015年到2016年,我们国家的环保治理思路发生了一次转型,可以将这个转型提炼成从环保专项治理模式到契约治理模式。其具体特征有以下几点:一是由运动式环保专项行动和效果导向的治理模式转向诚信社会框架下的契约治理模式;二是由国家单一主导的环保治理转向国家、市场、社会三方合作治理的模式;三是基层政府和环保执法由拥有自由裁量权转向必须依证执法,此处的“证”指的就是排污许可证。四是企业转型,企业由应付各种烦琐低效环保汇报、检查转向自证清白、自主监测和自行上报,这是从企业视角来讲的环保治理思维。2018年之前,即2003-2015年,环保治理理念是运动式环保专项行动模式。它是专项行动项目制下的一种治理模式,专项内容有别,但是紧紧围绕一个工作主题,采取相似的组织模式组合成特定的政策群落,自下而上,分阶段、高强度地推进。这种专项行动需要不同层级的政府部门间的协同合作,还需要政府部门抽调出专门的专家人员配合联合执法。项目治理非常灵活,比较有针对性,但是它也有一些弊端,容易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理困境,因为它是有高度针对性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项目式治理使得地方政府容易通过项目资源分配而导致人员和资源的分配日益地碎片化,难以实现资源整合和有效配置。环保专项治理其实是每一个环节都有一套人马,手握一项行政权,负责某一项管理,这样导致它对企业的环保要求缺乏政策逻辑上的一贯性,而且不同的环保专项行动形成的环保要求往往分散成多套数据,经常是互相冲突。政策之间缺乏衔接和协调统一,导致行政效能不高,企业履行环保责任困难。这是我们在一些环保相关的新闻报道中经常能看到的,企业抱怨是因为有多种不同的环保政策要求,就会形成不同的数据,对于企业的要求也不一样。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到底应该怎么做,它们有时感到非常模糊。
  从2016年开始,中国对环境治理基础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建立了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基础地位,基础版的内容包括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证、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的垂直管理制度以及开展环保督查巡视等。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先生指出要以排污许可证制度为核心整合各项环境管理制度,也就是要把排污许可证作为整合各项政策的基础性平台,建立统一环境管理平台,实现排污企业在建设、生产、关闭等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全过程管理,而且实现“一企一证”,实行“一证式”管理。这次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它体现的是我们经济发展理念以及环保治理方式的一次彻底转变,也是对现有环境管理基础制度的整合和再造。
  ……
展开
目录
欧阳康致辞
环保中的契约治理能力建构:以排污许可证制度为例杨荷
全球气候治理缺口与中国参与孙永平
建设现代金融体系,助力现代国家治理卞永祖
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使命与境界欧阳康
坚持“三者有机统一”: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黄金法则虞崇胜
新时代国家治理评估的中国尺度杜志章
意识形态视角下的全球治理战略与话语进路朱文婷
我国环境治理的人本向度龙静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生态治理的40年回眸与展望余永跃高家军
现代性:以个人的精神自由为核心谷生然
资本的导流器还是革命的能量场?——论艾伦·伍德的民族国家理论及其当代启示冯旺舟
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第五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高峰论坛会议综述张秀凤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通辽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