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新编历史小丛书-“二十四史”简介(修订本)
0.00     定价 ¥ 18.00
通辽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30003701
  • 作      者:
    吴树平
  • 出 版 社 :
    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5-01
收藏
作者简介

吴树平,山东平度人,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主要从事秦汉文献的整理与研究。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代表作有《秦汉文献研究》(齐鲁书社出版)、《风俗通义校释》(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东观汉记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中国古代史史料学》(合著,北京出版社出版)、《二十四史简介》(中华书局出版)等,编辑《二十四史外编》(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中国历代画谱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等数十种文献资料,或独自或主持注译、整理古籍数十种。

展开
内容介绍

“二十四史”是我国历朝历代撰写的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二十四史”简介》(修订本)是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历史小丛书”之一种,是一本普及文史知识的小册子,全书仅39千字,总括 “二十四史”名词的由来、体例,“二十四史”各史简介以及“二十四史”的史料价值。本书原为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的“中国历史小丛书”之一种,此次出版经原作者吴树平悉心修订,在保持语言简练的基础上,全文更加清晰准确,是概要了解“二十四史”的优良读物。

展开
精彩书摘

一、“二十四史”名称的由来

“二十四史”是一套史书的总称。它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和《明史》二十四部史书。其中《史记》修成于汉武帝(前140—前87年在位)时代,《明史》写定于清乾隆(1736—1795年)初年,整个编撰过程长达一千八百多年。“二十四史”的名称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的。

三国时代,吴王孙权曾对他的将军吕蒙说:“我掌管军政事务以来,阅读‘三史’和各家兵书,自以为大有补益。”他告诫吕蒙应该抓紧“阅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和‘三史’”。可见当时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后汉书》成书于南朝刘宋,在它行世以前,“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后汉书》流传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三国志》,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前四史”。历史上还有“十史”之称,它是记载三国、晋、宋、齐、梁、陈、魏、齐、周、隋十二个王朝的十部史书的合称。后来又出现了“十三代史”。“十三代史”,包括了《史记》、《汉书》、《后汉书》和“十史”。

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础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便形成了“十七史”。明代又增以《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四种,合称“二十一史”。清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总名“二十二史”。后来又增加了《旧唐书》,成为“二十三史”。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旧五代史》也被列入,经乾隆皇帝“钦定”,合称“二十四史”。

在封建社会,“二十四史”被称为“正史”。《隋书·经籍志》的序说:继《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三国志》之后,“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第一次出现了“正史”这个名称。当乾隆皇帝钦定“二十四史”以后,“正史”一称就被“二十四史”所专有,取得了“正统”史书的尊崇地位。


展开
目录

目  录

一、“二十四史”名称的由来

二、“二十四史”的体例

三、“二十四史”各史简介

四、“二十四史”的史料价值

附:“二十四史”修撰例目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通辽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