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综合研究报告
2012年11月,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并提出了“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强调,积极推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实施能源领域重点任务重大举措,并就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提出5点要求:“第一,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第二,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应体系”“第三,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第四,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第五,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③。
中国工程院2013年5月正式启动的“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创新性地提出了能源革命三阶段论述。2015年10月,启动了以农村能源、西部能源和“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为重点的能源革命二期重大项目研究。 同期,中共中央发布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为能源革命指明了发展方向,即实现能源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此,有必要以此为研究重点,开展“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2035)——能源革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研究”。
本书主要基于“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2035)——能源革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研究”项目各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其主要内容安排如下。
第1章介绍了新形势下因地制宜推进能源革命意义重大。长期以来,特别是“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能源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稳步推进。我国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战略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形势下的这些战略方针的提出为新时代我国能源发展指明了方向。但同时,也要认识到能源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矛盾始终是我国发展面临的重大议题,因地制宜推进能源革命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2章系统阐述了区域能源与经济环境发展的基本认识。京津冀能源环境与发展矛盾尖锐,协调发展任务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效明显,能源发展有待联动创新;珠三角是我国改革开放前沿,亟须加强区外能源合作;老工业基地资源转型经济特征明显,转型任务艰巨;中部地区枢纽区位优势明显,能源与经济结构亟须优化;能源富集地区能源安全保障作用突出,生态环境脆弱;西南地区清洁能源丰富,亟须加强消纳与共享发展。基于上述七个区域的基本认识,对经济、能源、环境特点开展关联性分析,发现各区域协调发展任务艰巨,应区分重点精准推进能源革命。
第3章专门就能源安全问题做了分析。能源安全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议题,在国家层面、区域层面都有其内在含义。该章分析了能源安全内涵的演变,并提出新时期能源安全新内涵,介绍了我国能源安全保障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专题分析了极端情况下我国油气供应安全问题。
第4章介绍了因地制宜推进能源革命战略与举措。在分析区域经济社会和能源发展现状以及能源安全保障的基础上,该章提出因地制宜推进能源革命的指导思想、战略思路、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系统阐述了2035年、2050年能源革命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5章是保障措施。主要是从政策制定、组织机构、财税金融、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关措施,保障相关战略举措的落地生根,从而保障预期战略目标的实现。
第1章 新形势下因地制宜推进能源革命意义重大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和保障,同时能源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全球日益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提高能效、节能减排、促进能源结构转型,大力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开发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保障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能源工作,“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提出,以及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为代表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入贯彻实施,为我国继续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提供了方向。为此,新形势下必须结合区域发展战略的顶层指引和能源资源禀赋的实际,因地制宜推进能源革命,助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1.1 我国经济、能源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稳步推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向高质量迈进,而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血液,同时也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为此,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更要以推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为重点,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以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支撑,改善生态环境,打造现代经济体系。
1.1.1 我国经济发展向高质量迈进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2018年世界GDP增长率为3.2%,与2017年持平。除美国等少数经济体增速继续上升之外,其他大部分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出现了回落。
2018年,我国经济保持了中高速增长,GDP比上年增长6.6%,增速在世界前五大经济体中居首位,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2018年我国GDP总量超过90万亿元(图1-1),按平均汇率折算,经济总量达到13.6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
图1-1 2014~2018年我国GDP总量及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8年全年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同比增速2.1%,为四年来首次突破2%;生产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PPI)全年同比增速3.5%,12月单月创下2016年9月后的新低。
高质量发展的目的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求结构调整优化,投资和消费比例的关系合理变化,*终使得2018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76.2%,比上年提高18.6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持续升级,服务业发挥了“稳定器”的作用。从总量看,2018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是52.2%(图1-2)。从增量看,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比第二产业高1.8个百分点。
图1-2 我国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