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是传统“五经”之一,是上古历史档案资料的汇编,是探索研究上古文化风貌的重要元典之一。由于其源流久远,传习过程历经劫难,版本、文字、编次都不同程度发生了变化与错乱,形成了今文《尚书》与古文《尚书》两个系统,历代对此也众说纷纭,且《尚书》文字也十分古奥,极其难读。这一版《尚书》我们特请王世舜、王翠叶、王复等著名研究专家分别详注精译,希望《尚书》这一经典能为海内外更多人阅读、了解。
《尚书》我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战国时总称为《书》,汉人改称《尚书》,意即“上古帝王之书”。《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遵的“大经大法”,具有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古代文献。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曰明都。平秩南讹,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氄毛。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庶绩咸熙。”
【译文】
于是便命令羲和,恭谨地遵循上天的意旨行事,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情况来制定历法,以教导人们按时令节气从事生产活动。又命令羲仲,住在东方海滨,名叫旸谷的地方。恭敬地等待着日出,并通过观察来辨别不同时期日出之特点。以昼夜平分的那天作为春分,并以鸟星见于南方正中之时作为考定仲春的依据。这时人们分散在田野里劳作,鸟兽也顺时生育繁殖起来。又命令羲叔,住在太阳由北向南转移的地方,这地方叫做明都。在这里观察太阳向南移动之次第,以规定夏天所应该从事的工作,并恭敬地等待着太阳的到来。以白昼时间最长的那天为夏至,并以这天火星见于南方正中之时,作为考定仲夏的依据。这时人们住在高处,鸟兽的毛也都稀疏起来。又命令和仲,住在西方名叫昧谷的地方,以测定日落之处,恭敬地给太阳送行,并观察太阳入山时的次第,以规定秋季收获庄稼的工作。以秋分这天昼夜交替的时候和虚星见于南方正中的时候,作为考定仲秋的依据。这时,人们离开高地而住在平原,从事收获庄稼的劳动,这时鸟兽毛盛,可以选用。又命令和叔,居住在北方叫做幽都的地方,以观察太阳从南向北运行的情况。以白昼最短的那天作为冬至,并以昴星见于南方正中的时候,作为考定仲冬的依据。这时,人们都住在室内取暖,鸟兽为了御冬,毛长得特别密细丰盛。尧说:“唉!羲与和啊!望你们以三百六十六日为一周期,剩下的天数,每三年置一闰月,以推定春夏秋冬四时而成岁。由此规定百官的职务,这样许多事情便可以顺利进行了。”
今文尚书
虞书
尧典
皋陶谟
夏书
禹贡
甘誓
商书
汤誓
盘庚
盘庚上
盘庚中
盘庚下
高宗肜日
西伯戡黎
微子
周书
……
古文尚书
温馨提示:请使用秦皇岛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