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劳动教育相关概念界定
二、以“五育融合”作为研究视角
三、研究内容、研究立场和研究目的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回归教育的原点——“五育融合”论要
一、“五育融合”何谓?
二、“五育融合”何来?
三、“五育融合”咋办?
四、“五育融合”的本质要义和特色价值意蕴
五、“五育融合”的基本愿景、行动纲领和着力点
第二章 劳动教育在中国的历史际遇
一、耕读传家文化中的劳动教育
二、儒家文化对劳动教育的消极影响
三、中国古代学校中的劳动教育:基于学规、学则的考察
四、古代劳动教育的简要评析
第三章 劳动教育在西方的历史演进
一、西方劳动教育思想的演进
二、杜威的劳动教育思想
第四章 民国时期劳作教育热潮
一、培养劳动人
二、劳作教育成为教育的中心
三、大力培养劳作科师资
四、劳作教育的理论探讨
五、从江宁县看民国时期劳作教育热潮
六、关于民国时期劳作教育热的冷思考
第五章 陶行知的劳动教育思想
一、劳动教育的内涵
二、开展劳动教育的动因
三、劳动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中心
四、劳动教育的“双重”价值
五、“劳力上劳心”的劳动教育方法
六、师生“教、学、做、思合一”的劳动教育目的观
七、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的简要评价
第六章 陶行知的劳动教育实践
一、晓庄学校师范部的劳动教育实践
二、晓庄学校中心小学的劳动教育实践
第七章 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和实践的镜鉴
一、重视教育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
二、教育要适时而变
三、从全球的视域看待教育
四、开展适合时代需要的劳动教育
五、以“五育融合”观指导劳动教育
六、劳动教育课程化、日常化
七、劳动教育的层次性和一体化
八、加强劳动教育师资培训,使劳动成为教育
九、劳动教育重在“教育”
十、劳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十一、办理适合乡村的教育,培养乡村人才,振兴中国乡村
十二、大力关注和提升乡村学生的劳动素养
余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