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河南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文化内涵研究
0.00     定价 ¥ 60.00
秦皇岛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50928695
  • 作      者:
    翟玉强,刘法权,刘昱彤,刘公义,王茵
  • 出 版 社 :
    黄河水利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9-01
收藏
内容介绍
  《河南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文化内涵研究》研究了河南省现有119个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文化内涵,详细介绍了每个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基本情况、地域范围、文化内涵、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及品牌建设经验等。该书以研究、宣传、普及地理标志产品、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立足点,全力诠释了河南省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孕育而成的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独特魅力,充分展现了这些产品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地域风情,让世界更好地认识厚重河南、美丽河南、秀美中国。
  《河南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文化内涵研究》可供从事地理标志农产品文化研究和农产品种植、经营的相关人员阅读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河南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文化内涵研究》:
  这天,瘟神听小喽罗禀报说山下有两个人来采摘金藤花,瘟神便发怒了,他想占山为王,不许任何人来采摘金藤花。可等他出洞来到山上一察看,却看见一个老汉带着一位美丽的姑娘。瘟神顿起歹意,便祭起狂风,喷出黑雾,掀起飞沙走石,乘金老汉和银花不备,一下将银花抢走。金老汉忽然不见了女儿,只看见一股妖风盘旋而去,心里猜想女儿定是被妖风卷走,就拼了老命地在妖风后面追赶。追啊追啊,一直追到一条黑黝黝的深谷,也没找到女儿,却只见一阵瘴气迎面扑来,老汉顿觉头晕目眩,胸闷想吐,不觉昏倒在地。待他醒来,已是薄暮时分。金老汉见深谷之中根本没有女儿踪影,只好摸索着回家,并寄希望于女儿也许没事早已回家等他去了。
  瘟神把银花抢到洞中,就威逼她成亲,但银花宁死不从。后来,瘟神用尽了各种手段,见实在无法制服银花,就令小喽罗给银花戴上铁锁链,囚进一个石牢里。这瘟神还有个恶习,就是每日里吞云吐雾,散放瘴气,传播瘟疫。自打它来到五指岭后,五指岭一带的老百姓染上疫病的便越来越多。再说在山下开药铺兼治病的任老医生,发现近来病人陡然增多,并且害的都是很厉害的瘟疫,就觉得情况有点不妙。加上一连好几天不见金家父女下山来送药,不知是怎么回事,实在放心不下,就嘱咐儿子说:“冬儿,咱们这儿患瘟疫病的人越来越多了,要给乡亲们治好瘟疫,必得用金藤花。你即刻上山去找你金大伯和银花妹妹,一是看看他们父女可好,我怪不放心的;二是帮着多采些金藤花回来。”任冬听了此活,马上挎上朴刀直奔五指岭来。任冬来到金大伯家,只见那匹白玉飞龙马拴在后院里吃草,却不见银花和金大伯。原来,这几天金老汉每天都是一大早就起来赶上五指岭去寻找女儿。任冬猜想父女俩一定上山去了,便也马上进山寻找。
  可奇怪的是,在平日父女俩常去采药的地方,怎么也找不到金家父女。任冬不死心,他翻过一架又一架山梁,蹚过一条又一条溪流,穿过一条又一条深谷,终于找到了金大伯,不过,金大伯这时正躺在草地上,人已昏迷不醒。任冬急忙上前呼唤,过了好一会,金老汉才睁开眼睛,清醒过来了。他见是任冬找来了,忙拉着他的手急切他说:“冬儿,五指岭来了个瘟神,抢走了你的银花妹妹,你一定要设法除掉瘟神,救出银花啊。”任冬急忙把金大伯背回家中,请父亲照看,自己马上返身回到五指岭。他心中发誓一定要除掉瘟神,救出银花妹妹。任冬来到黑黝黝的深谷,只见路越走越陡,山谷越来越深。
  突然,他看见峭壁上出现一个黑雾笼罩的洞口,里面隐隐约约传来女子的哭声。仔细一听,正是银花的声音。任冬抓住崖壁上的藤条,攀上了洞口,到洞里找到了被囚禁的银花。他砸开石牢门,只见银花妹妹满脸泪痕,面容憔悴地躺在潮湿肮脏的石板上,便立即跑过去,抱住银花说:“银花妹妹,我救你来了。”同时,他为银花砸开锁链,抹去泪痕,并还要说什么,银花急忙摆手不让他多说,拉上任冬就赶忙往洞外跑。两人出了洞口,顺着青藤溜下谷底,涉过山涧,爬过了座座山梁,终于回到了银花家。这时,银花才喘了口气,急忙对任冬说:“冬哥,我爹呢?”任冬告诉他金大伯已在他家治病,银花放了心。银花又着急地说:“冬哥,我在洞中听瘟神说,他要散布瘟疫,让千家万户都染上瘟病,这样他就可以长期霸占一方,胡作非为了。”任冬点点头说:“我爹正为此事犯愁呢。可又没法子治他。”银花说:“任冬哥,我曾听见洞中的小喽罗说,他们的大王本领大,瘟病一般人治不了。要治瘟病,除非金藤花。要想拿住他们大王,除了药王谁也没办法呢。”任冬想到金大伯和银花被瘟神欺侮,更想到那些被瘟疫缠身的乡亲们,他发誓要除掉瘟神,解救他们。想到这儿,他便问银花可知道药王住在哪里,银花说,听老辈人说药王住在蓬莱仙岛的灵芝洞里。任冬说一声“咱们这就去找药王”,便立刻去后院牵出那匹白玉飞龙马。他们两人刚刚骑上,那马就一声嘶鸣,直奔蓬莱仙岛而去。任冬和银花刚要走进蓬莱岛,突然间只见黑云翻滚,狂风大作。银花一看这情形跟上次一样,心里明白这是瘟神追来了,急忙对任冬说:“任冬哥,瘟神追来了,怎么办?”任冬果断地说:“银花,我留下挡住他,你一个人去请药王。快去!”说完就跳下马背。银花怎么放心得下,也勒住马要留下。任冬说:“银花,瘟神马上就到了,再说咱俩骑一匹马也跑不快。如果我不留下来抵挡瘟神,只怕咱俩都走不脱。请不来药王,怎么降服瘟神,拯救乡亲们呢?”任冬说罢,就朝马屁股上猛抽了一鞭,只见那马带着银花闪电一般地飞驰而去。银花刚走,瘟神就驾着黑云赶来了。瘟神对着任冬冷笑:“哈哈,你这小子狗胆包天,想让药王来治我,今日落在我手中,看你还往哪儿跑!”说着从黑云中伸出魔爪,要抓任冬。任冬一见仇人,怒从心头起,举起随身带的朴刀就向瘟神砍去。瘟神想不到任冬竟敢与他对战,也就降下云头,急忙招架。二人恶战一场。瘟神善弄魔法,个头又黑又大,任冬虽然会些武艺,但也难敌妖法,奋战了十几个回合,终是被瘟神拿住了。瘟神逼问银花下落,任冬当然是至死不说。瘟神无奈,只好暂且把任冬押回五指岭的石洞中。
  ……
展开
目录
绪论
参考文献
第一章 洛阳市篇
第一节 新安樱桃
第二节 孟津梨
第三节 孟津西瓜
第四节 孟津葡萄
第五节 孟津黄河鲤鱼
第六节 偃师银条
第七节 偃师葡萄
第八节 洛宁金珠果
第九节 上戈苹果
第十节 宜阳韭菜
第十一节 伊川平菇
第十二节 伊川小米
第十三节 栾川山茱萸
第十四节 栾川核桃
第十五节 伊水大鲵
第十六节 伊河鲂鱼
第十七节 嵩县银杏
第十八节 嵩县皂角刺
第十九节 汝阳红薯
第二十节 汝阳杜仲
第二十一节 汝阳角里艾
第二十二节 汝阳香菇
第二十三节 汝阳花生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三门峡市篇
第一节 渑池丹参
第二节 陕州苹果
第三节 陕州红梨
第四节 陕州石榴
第五节 灵宝苹果
第六节 仰韶牛心柿
第七节 朱阳核桃
第八节 仰韶贡米
第九节 仰韶大杏
第十节 灵宝香菇
第十一节 清泉沟小米
第十二节 卢氏连翘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郑州市篇
第一节 花园口红薯
第二节 郑州樱桃沟樱桃
第三节 郑州黄河鲤鱼
第四节 小相菊花
第五节 荥阳柿子
第六节 中牟西瓜
第七节 登封芥菜
第八节 茶亭沟红薯
第九节 尖山金银花
第十节 新郑莲藕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新乡市篇
第一节 凤泉薄荷
第二节 辉县山楂
第三节 卫辉卫红花
第四节 获嘉大白菜
第五节 获嘉黑豆
第六节 延津胡萝卜
第七节 封丘芹菜
第八节 延津黑豆
第九节 新乡小麦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南阳市篇
第一节 西峡香菇
第二节 香花辣椒
第三节 桐柏朱砂红桃
第四节 新野甘蓝
第五节 桐柏玉叶茶
第六节 桐柏香椿
第七节 唐河红薯
第八节 唐河绿米
第九节 西峡猕猴桃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周口市篇
第一节 淮阳黄花菜
第二节 鹿邑芹菜
第三节 扶沟辣椒
第四节 项城白芝麻
第五节 黄泛区黄金梨
第六节 扶沟西瓜
第七节 郸城红薯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平顶山市篇
第一节 曹镇大米
第二节 马湾白桃
第三节 大年沟血桃
第四节 郏县烤烟
第五节 张良姜
第六节 坡河萝卜
第七节 舞钢莲藕
第八节 张武岗红薯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开封市篇
第一节 兰考蜜瓜
第二节 兰考红薯
第三节 开封西瓜
第四节 开封菊花
第五节 杞县大蒜
第六节 开封县花生
参考文献

第九章 鹤壁市篇
第一节 浚县小河白菜
第二节 浚县大碾萝卜
第三节 淇河鲫鱼
第四节 淇河缠丝鸭蛋
第五节 王家迪红油香椿
参考文献

第十章 驻马店市篇
第一节 正阳花生
第二节 崇礼红薯
第三节 邵店黄姜
第四节 无量寺高青萝卜
第五节 西平小麦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信阳市篇
第一节 固始萝卜
第二节 固始甲鱼
第三节 固始皇姑山茶
第四节 新县将军菜
第五节 新县山茶油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许昌市篇
第一节 禹州金银花
第二节 禹州半夏
第三节 禹州丹参
第四节 襄城烤烟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焦作市篇
第一节 马宣寨大米
第二节 清化姜
第三节 温县铁棍山药
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 漯河市篇
第一节 漯河麻鸡
第二节 临颍大蒜
参考文献

第十五章 安阳市篇
第一节 安阳栝楼
第二节 内黄花生
第三节 内黄尖椒
参考文献

第十六章 濮阳市篇
第一节 西邵红杏
第二节 古寺郎胡萝卜
参考文献

第十七章 商丘市篇
第一节 夏邑西瓜
第二节 夏邑白菜
第三节 娄店芦笋
第四节 虞城荠菜
第五节 宁陵金顶谢花酥梨
参考文献

第十八章 济源市篇
第一节 寺郎腰大葱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秦皇岛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