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美美与共--杭州丝绸与世界
0.00     定价 ¥ 42.00
秦皇岛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7842040
  • 作      者:
    费建明
  • 出 版 社 :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1-01
收藏
编辑推荐
费建明先生在丝绸行业勤勉奋斗四十余年,他以杭州与国际丝绸交流合作使者的身份,促成了众多丝绸领域的国际交流与产业合作,极大地提升了杭州丝绸和杭州这座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充分体现了“丝绸之美、美美与共”的情怀。本书内容虽林林总总、包罗万象,但均紧紧围绕丝绸主题,并以一位丝绸人的视角,记录了杭州丝绸行业奋勇前行的脚步,也见证了杭州丝绸在世界的传播和发展。
展开
作者简介
费建明,1952年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高级政工师、高级经济师。现任杭州东方丝绸文化与品牌研究中心名誉理事长,国际丝绸联盟名誉秘书长。
1985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2004.年毕业于澳门科技大学,获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学历,1989年任杭州西湖绸厂厂长,2004年任达利(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2006年任杭州市丝绸行业协会会长,2009年任杭州市丝绸女装展览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受聘为浙江理工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达利女装学院院长,2012年任杭州丝绸文化与品牌研究中心理事长,2015年任国际丝绸联盟秘书长。
曾多次获得“世界优秀经理人”“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浙江省优秀企业经营者”“杭州市首届品质杭商和中国经济产业振兴年度人物”“杭州生活品质总点评年度人物”等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
拥有丝绸织造、制衣业管理经验逾四十年,曾出版《企业管理变革实录》《梦萦丝绸——企业管理变革实录续集》等专著。
展开
内容介绍
《美美与共——杭州丝绸与世界》分为杭州丝绸篇、世界丝绸篇等三个篇章,主要收录了费建明先生从事丝绸行业工作以来发表的主题演讲、交流发言、报刊评论、考察报告、会议论文、书序,以及一些发表在公众号和网站上的随记和个人感悟。文集中的很多文章保留了第一人称叙述的形式,将文章的发表背景和场合同时呈现,生动翔实地展现了作者当时的心境。整个文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杭州乃至中国丝绸产业的发展历程,展现中国丝绸产业为“美美与共”做出的不懈努力。
展开
精彩书摘
国企改革:1994,敢问路在何方(1994年6月)
继4月12日至17日市丝绸总公司吴经理、施书记和两位副经理带领处室领导干部赴苏州考察学习之后,5月10日,市公司施书记和孙副经理又带领杭丝联、福华、幸福、西湖、天成、杭丝织炼染等七家厂的厂长(经理)再度赴苏州做对口学习和考察。此行旨在认真学习苏州丝绸工业迅速发展的经验,充实完善杭州丝绸的“四大调整规划”,借它山之石,攻本地之玉,以缩小差距,力图发展。杭州市丝绸总公司领导对发展杭州丝绸的忧虑之深、决心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厂长(经理)考察团分成三个组,根据实际,时分时合,从5月10日至14日,共考察学习了苏州绸缎炼染二厂、光明丝织厂、东吴丝织厂、振亚集团公司、新苏丝织厂、苏州第一炼染厂、苏州印花厂、吴江第一炼染厂、吴江第二炼染厂、吴江丝绸印花厂、吴江新联丝织厂、吴江新华丝织厂、吴江新民丝织厂、吴江新生集团公司、吴江新达丝织厂15家企业,并听取了苏州丝绸工业局和吴江丝绸公司的情况介绍。在整个考察学习过程中,受到了同行各单位的热情接待,有一个良好的外部学习环境。负有学习、考察和汇报任务的考察团成员每一个都精神饱满、全神贯注地认真提问、详细记录、虚心学习、真心求教,较好地完成了学习考察任务。下面分考察学习的总体感受和发展杭州丝绸的设想与建议两方面做一详述。
一、考察学习的总体感受
这次在苏州考察,可以说感触颇多,受益匪浅,概括起来主要有五点感受。这五点感受也正是杭州丝绸与苏州的主要差距所在。
(一)领导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无论是局(公司)领导还是厂领导,都以发展丝绸为己任,都深感丝绸作为当地的支柱工业,作为中国的传统工业,必须加速发展。虽然竞争激烈、市场险恶,但他们不气馁、不退却,他们在思考、在拼搏。面对1994年1—4月的严峻形势,苏州丝绸工业局朱佩霞局长响亮地提出了“改革、改组、改造”的“三改”方针;吴江新民丝织厂陈渊文厂长则一针见血地提出,国有企业要真正走入市场经济必须经过彻底的脱胎换骨,要冲破计划经济的惯性、工人贵族的惰性、利益分配的刚性。吴江丝绸工业公司的蔡雪熊总经理、苏州振亚集团公司的彭世涛总经理津津乐道企业的发展和丝绸的未来,从他们的言谈举止看,谁能想到他们都已接近或过了退休年龄。苏州新苏丝织厂吴延龄厂长58岁了,胃切除了一半多,党委副书记说他还是每天提前一小时上班到车间走一圈。这点点滴滴都让我们深深感到,两地丝绸工业发展快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有一批愿为丝绸发展献身的领导干部。
(二)技改力度大,后劲潜力大
苏州丝绸行业十几年的技改投人远远超过杭州,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苏州“六五”期间已完成技改项目116个,技改投入1.34亿元;“七五”期间完成技改项目137个,技改投入3.7亿元;“八五”期间至1993年共完成技改项目350个,技改投入合计11.84亿元。而杭州丝绸的同期技改投入仅7.84亿元,为66.2%。苏州新苏丝织厂拥有490台有梭织机、274台喷水织机、24台剑杆织机,现在又安装了88台喷气织机;苏州振亚集团公司拥有400台有梭织机、200台喷水织机、400台平缝机,有1.2万吨的纺丝能力,现在又在新区投资了4亿元。1993年工业产值超2亿元的企业有新苏、振亚、光明、东吴、新生、新民、新华、新联、吴江一炼;实现利润超1.500万元的企业有振亚、新生、新民、新华、新联,新生集团更是高达2500万元。而在杭州,如此规模的丝绸企业却寥若晨星。苏州丝绸行业的领导都有强烈的发展意识,他们敢于负债、敢冒风险的精神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对比杭州丝绸企业在技改投入中瞻前顾后,被三五千万技改贷款压得迈不开步的状况实在令人惭愧。苏州丝绸工业局已制定了“九五”规划,技改投入已达10.5亿元,吴江丝绸公司蔡经理归纳说:吴江知名度的提高靠的就是丝绸行业的技改,现在技改已有丰硕的成果。这次考察使我们深深感到苏州、吴江两地的企业规模、企业效益都已超越杭州,而导致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就是技改投入带来的大的后劲和潜力,杭州丝绸企业如不猛醒,几年后差距还会进一步拉开。
P3-5
展开
目录
杭州丝绸篇
国企改革:1994,敢问路在何方
破局重组:1997,杭州丝绸业亟待战略性重组
由大到强:“四力合一”促发展
典型样本:达利(中国)的创新观察
放眼国际:新丝路的人文精髓
承前启后:2013,杭州丝绸进行时
建言献策:丝绸之府杭州的战略机遇和发展对策
转型瓶颈:抓紧“一带一路”的历史性机遇
合作创新:G20杭州峰会的丝绸情愫
铸造品牌:杭州丝绸的品牌之路
世界丝绸篇
美美与共:浅谈丝绸之美
产业危机:小议丝价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叶落知秋:出口排名下降带来的思考
科莫湖边的博物馆:跨越世纪的丝绸情缘
杭州与科莫:以丝绸的名义握手
法国丝绸:从疏离到甜蜜的神秘密码
“海上丝路”与东南亚丝绸
越南广南:丝绸与人文历史剪影
越南会安丝绸村董事长其人
越南丝绸发展前景浅析
柬埔寨丝绸考察报告
泰国之行:圆满中留了一丝遗感
丝绸产业在非洲的发展空间
携手发展:世界丝绸需要共同努力
外篇 我的丝绸记忆
理想主义与机遇的完美结合
丝绸人生,永不止息
2019,我的人生转折年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秦皇岛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