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学生资助(1949—1965)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经济与教育
(一)建设人民民主新政权
(二)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三)发展社会主义新教育
二、创立社会主义学生资助体系
(一)学生供给制
(二)人民助学金制度
(三)学杂费减免制度
(四)留学生公费制度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学生资助的成效和不足
(一)成效
(二)不足
第二章 “文革”时期的学生资助(1966—1976)
一、“文革”期间的政治、经济与教育
(一)“左”倾“反智”的政治环境
(二)波动不定的经济财政
(三)违背规律的教育革命
二、人民助学金制度艰难维持
(一)高校资助的形式与变化
(二)中专(技校)的人民助学金制度
(三)普通中小学生资助制度
(四)留学生资助制度
三、“文革”时期学生资助的成效和教训
(一)成效
(二)教训
第三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学生资助(1977-一1992)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政治、经济与教育
(一)政治思想领域的拨乱反正
(二)经济财政体制的改革进步
(三)学校教育事业的恢复发展
二、变轨对接的学生资助制度
(一)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
(二)职业教育的学生资助
(三)基础教育的学生资助
(四)社会资助
(五)公派留学资助
三、改革开放初期学生资助的成效与不足
(一)成效
(二)不足
第四章 经济转型时期的学生资助(1993—2006)
一、经济转型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教育
(一)政治上确立科教兴国战略
(二)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三)教育改革逐步适应经济变革
二、经济转型时期混合式学生资助
(一)高等教育学生资助
(二)中等职业教育资助
(三)义务教育学生资助
(四)社会捐资助学
(五)出国留学资助
三、经济转型时期学生资助的成效和不足
(一)成效
(二)不足
第五章 深化改革时期的学生资助(2007—2019)
一、深化改革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教育
(一)政治改革蓝图纷呈
(二)经济发展夯实根基
(三)教育提速革故鼎新
二、“三个全覆盖”的学生资助新体系
(一)资助政策体系加快建构
(二)资助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三)资助管理举措持续发力
三、学生资助新体系的成效和不足
(一)成效
(二)不足
历史的结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生资助大事记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