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拉夫国家汉语教育及服务需求研究》是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课题“‘一带一路’沿线斯拉夫国家汉语教育现状及服务需求”的结项成果,研究过程获得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斯拉夫国家研究中心”的支持和指导,研究成果的出版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一带一路’视域下斯拉夫国家语言文化及发展战略研究”的资助。
第一章 斯拉夫国家的汉语教育概况
第一节 斯拉夫国家的汉语语言政策
一个国家的外语政策体现了这个国家对外语本身以及外语所代表的国家的态度,反映的是全球化视角下一个国家的目标和利益。虽然俄罗斯、波兰、塞尔维亚等国在地理位置上各有不同,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与中国的交流程度也不同,并且这些国家开展汉语教育的时间也不一样,但它们都属于斯拉夫国家。这些国家的汉语语言政策在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出了三个不同的历史特征。
(一)语言政策中的“无汉语”阶段
以俄罗斯、波兰、塞尔维亚等国为代表的斯拉夫国家,无论是在基础教育阶段,还是在高等教育阶段,与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欧洲语言相比,汉语始终不占优势。这一事实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在高等教育阶段,汉语只作为“小众化”的本科专业,仅存在于少数高校或研究机构当中,属于“冷门”专业;其二,斯拉夫国家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了英语课程,英语是必修外语。同时,这些国家还开设了第二外语选修课。无论是俄罗斯、波兰,还是塞尔维亚,英语始终占据着基础教育阶段“第一外语”的主导地位,而中小学校开设的作为选修课程的第二外语,主要是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西方国家的语言。汉语在这些国家的认知度和接纳度并不高,以汉语作为第二外语的中小学校也不多见。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迈向世界的步伐日益加快。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尤其是在海外汉语教育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汉语及中国文化的魅力逐渐彰显出来。
(二)自由发展阶段
缺少所在国语言政策支持的汉语教育,始终处于自由发展阶段。本研究把斯拉夫国家汉语教育快速发展的开始时间确定为2006年,这是因为在这一年,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现更名为“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简称“语合中心”)分别在俄罗斯、波兰、塞尔维亚等国开设了孔子学院。从这一年开始,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孔子学院以此为平台,在俄、波、塞等国开展汉语教育工作,推广中国文化。由此,这些国家的汉语教育及中国文化的推广与传播进入了大发展时期,主要表现有:以孔子学院为中心,汉语教育向外围区域辐射;与中小学校合作,在中小学校设立孔子学院汉语教学点,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师到各个中小学校授课,开展汉语教学工作;与高校开设汉语专业的学校开展教学合作,由学生选修汉语课程,或由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师为其授课,学生学完后获得相应的学分。这种汉语推广与传播模式逐步发展,在各国形成了“汉语风”。在此基础上,以汉语为第二选修外语课程的中小学校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而且有更多的高校开设了汉语专业课程。在此期间,中国与斯拉夫国家在各领域开展的一系列交流与合作也极大助推了当地汉语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不断发展,中、俄两国各种“友好年”活动、大学校长论坛以及中小学校长之间的交流活动不断增加,双方对语言的学习需求日益强烈。尤其是在2018年,中、俄两国国家领导人进行了多次会晤和互访,为两国关系的纵深发展奠定了基础,两国领导人的高瞻远瞩为“汉语纳入俄罗斯高考”这一目标提供了政治保障,汉语在俄罗斯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a 俄罗斯的汉语教育自此揭开了历史新篇章。2011年召开的第一届“中波大学校长论坛”,标志着中、波两国在高等教育领域有了实质性的合作。在两国的合作前景越来越好的情况下,波兰一些高校相继开展了汉语专业本科教育。例如,波兰知名的高等教育学府格但斯克大学,在2013年就开设了汉语本科专业。更可喜的事情是,两国共同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因此,两国务实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2018年,成都青白江外国语小学与波兰罗兹第一小学签署了友好学校合作协议,双方在语言教学、课程教学、师生互访等方面开展了更为紧密的合作。罗兹第一小学的校长玛格达对开展两国语言文化交流合作充满期待。她这样说道:“2015年,成都与罗兹签署了友好城市协议,一开始商业往来较多,现在延伸到其他领域,比如教育领域。现在,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发展得越来越快。罗兹第一小学的学生对中国文化越来越感兴趣。”她还指出:“在第一次汉语课上,我们看到了学生们对汉语和中国文化表现出来的浓厚兴趣。目前,我们已经安排了每周一节的汉语课程。我们还与中国的学校合作举办公开课,通过网络视频进行交流。”a 总之,中、波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大大地促进了波兰汉语教育的务实性发展。
2012年,中、塞两国签署了《塞尔维亚共和国中小学开设汉语课试点合作备忘录》,塞尔维亚的教育主管部门以全国8个区的31所中小学校作为首批试点学校,开设了汉语选修课,标志着汉语教育从“象牙塔”里走了出来,“俯身”走进了广大中小学校课堂,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步伐,揭开了塞尔维亚基础教育阶段汉语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波兰和塞尔维亚,汉语仍然不属于欧盟国家多语言教学里规定的语种,这就无法支撑汉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除了高校设置的汉语专业,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开设的汉语课程几乎都属于“非学分课”,其传播模式类似于社会上汉语培训机构的推广模式。虽然这种模式传播活力十足,但社会定位偏低,传播渠道有限。汉语教育若想迈上新台阶,缺少所在国外语教育政策的支持是很难实现的。尽管如此,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在各领域的合作越来越紧密,一些国家的汉语教育发展呈上升趋势。除了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一些外语学校也相继开设了汉语课程,社会上的大量私立外语教育机构也开设了线下汉语辅导课程和线上汉语课程,从而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立体式、相互补充的汉语教育网络。
(三)斯拉夫国家汉语语言政策的调整阶段
在世界汉语教育蓬勃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一个国家语言政策的出台或调整,更像是一枚定海神针,确定了当地汉语教育的未来走向。近年来,俄罗斯、塞尔维亚等斯拉夫国家的教育主管部门积极制定或调整汉语教育政策,以便满足民众学习汉语的需求,服务于国家的语言发展战略。在俄罗斯,汉语被认为是当今 最具发展前景和最具实用性的语言之一。当前,中俄关系已进入新时代,俄罗斯已把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俄罗斯联邦教育与科学监督局负责人谢尔盖· 克拉夫措(Сергей Кравцов)说:“将汉语纳入国家统一考试是一个重要的挑战,但我们能够做好这件事情,实施汉语科目的考试工作是实现汉语教育现代化和标准化的出发点和动力。”a 俄罗斯教育主管部门此前一直在筹备如何将汉语纳入国家统一考试体系中,并为此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自2015年以来,俄罗斯联邦教育与科学监督局连续公布了一系列有关汉语纳入国家统一考试前需要具备的重要文件。例如:在2015年,俄罗斯公布了《实施汉语科目国家毕业测试的必要条件》;在2016年,俄罗斯公布了《准备实施汉语科目的国家毕业测试》这一文件;在2017年,俄罗斯又公布了《将汉语纳入国家毕业测试的实施措施》。b 作为具体的实施单位,俄罗斯联邦教育评估所一直致力于制订《俄罗斯汉语教学大纲》工作,并于2017年10月公布了《普通教育机构第5 — 11年级汉语(第二外语)规范教学大纲》,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全俄统一考试中的外语考试科目》。到2018年秋季,俄罗斯对全国报考汉语科目统一考试的第11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模拟考试,以便让他们了解和适应这一新的考试科目。2019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也是俄罗斯汉语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汉语正式进入俄罗斯国家统一考试体系,成为继英语、德语、法语及西班牙语之后的第五种外语考试科目,从而奏响了俄罗斯汉语教育发展史上的最强音。国家统一考试的汉语成绩是学生汉语学习能力的重要参考,有助于他们在大学阶段选择与中国历史、中国经济、中国文化、中国艺术等方面的相关课程。在俄罗斯国家统一考试中,2019年是学生可以申请参加汉语考试的第一年。2019年6月5日,俄罗斯举行了外语科目的笔试。根据俄罗斯教育与科学部官网公布的数据显示,俄罗斯全国参加英语考试的人数约为8.3万人,参加德语考试的人数约为1400人,参加法语考试的人数为900人,参加西班牙语考试的人数为157人,而参加首届汉语考试的人数为75人。
我们发现,尽管2020年是汉语成为俄罗斯国家统一考试(外语科目)的第二年,但选考汉语的学生人数已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与2019年报名参加汉语考试的人数相比,2020年的报名人数加了283人。毫无疑问,俄罗斯汉语考试政策的刚性调整,必将促进汉语教育的专业化和标准化发展,对汉语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可以预测,未来俄罗斯的汉语教育无论在学习人数、汉语教师的专业化和本土化,还是在教材开发建设方面,都会产生质的飞跃。目前,在波兰和塞尔维亚,无论在开设汉语课程的学校数量、学习人数,还是在办学层次方面,汉语教育在整体上一直向前推进,甚至在某些方面已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汉语仍未进入这两个国家的国民教育体系。在一些开设汉语课程的中小学校,汉语只作为第二选修课,目标只是“培养语言兴趣”。与此前相比,虽然波兰和塞尔维亚的汉语教育推广已取得长足进展,但仍缺少国家层面外语政策的刚性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汉语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因此,为汉语教育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成为波、塞两国共同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目录
第一章 斯拉夫国家的汉语教育概况
第一节 斯拉夫国家的汉语语言政策
第二节 斯拉夫国家的汉语教育
第三节 斯拉夫国家的汉语服务需求
第四节 斯拉夫国家汉语教育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章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汉语教育
第一节 俄罗斯远东地区孔子学院的汉语教育状况
第二节 俄罗斯远东地区高校与中小学校的汉语教育状况
第三节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汉语教育服务需求及其未来发展
第三章 波兰的汉语教育
第一节 波兰外语教育概况
第二节 波兰高等教育阶段的汉语教育
第三节 波兰中小学校的汉语教育
第四节 波兰学生学习汉语的心理
第五节 汉语在波兰的推广
第六节 波兰的汉语教育服务需求
第四章 塞尔维亚的汉语教育
第一节 塞尔维亚的外语教育政策
第二节 塞尔维亚的汉语教育状况
第三节 对塞尔维亚汉语学习者的心理调查
第四节 塞尔维亚推广汉语的可行性分析
第五节 塞尔维亚中资企业和本地企业的汉语服务需求
第六节 塞尔维亚汉学家及其服务需求
第七节 汉语教学在中塞全面合作中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温馨提示:请使用秦皇岛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