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茶
陈宏
阳山镇盛产茶叶,这些年在区农业局的扶持下,“阳山茶”声名鹊起,阳山镇成了远近闻名的茶叶之乡。镇里有个产茶大户,名叫仲伟平,他除了有一手高超的炒茶技艺外,还能用细细的竹丝制作茶筅。他做的茶筅造型精美,堪称工艺品。所以,他被评为茶筅制作工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这本来是件好事,可没想到,别人一提到他,就将他和茶筅制作联系在一起,完全忽略了他制作的茶叶,这下本末倒置了。仲伟平总想着有一天自己炒茶的名气能够盖过茶筅制作的名气。
机会终于来了。今年开春,区农业局向产茶户发出了通知,要在镇里举办“斗茶大会”,获胜者将荣获“茶王”称号。你想想,如果能够在“斗茶大会”上夺魁,加上茶筅制作技艺,再注册个“茶王”商标,到时,仲伟平家的茶叶可要身价倍增了。
想法是好的,但要在这“斗茶大会”上胜出,也是千难万难。要知道同一产地的茶叶,因为土壤、阳光等自然因素,青叶的品质都差不多。况且,产茶户有上百家,炒制技艺也都是一脉相承,特别是东村的王刚和西村的张强,这两人的茶叶产量和质量与自己不相上下,自己很难脱颖而出。更要命的是,王刚和区农业局副局长秦雷是高中同学,张强更厉害,他是秦雷的表弟。
对于“茶王”这个头衔,仲伟平势在必得,可眼下困难重重,怎么办?仲伟平觉得,关键还是在秦雷身上。
秦雷在农大学的就是茶叶的种植和制作,对茶有很深的研究,这次“斗茶大会”,他是主要负责人。王刚和张强两人与秦雷关系那么铁,自己会有希望吗?
就在仲伟平忧心忡忡的时候,读小学的女儿菲菲缠着他说:“爸爸,我们学校要搞茶艺表演,你帮我们做几个茶筅好不好?”
仲伟平心不在焉地应了声。也就是在那一瞬间,他突然想到,对了,重症下猛药,秦雷不是喜欢茶筅吗?那就给他送一个特殊的茶筅。当天晚上,他就在纸上画了一个稀奇古怪的图形,尺寸标注得明明白白。
第二天,仲伟平开车到金器店,摸出图纸,让金店师傅根据他的图打造了一个稀奇的玩意儿。回到家,仲伟平选了根竹子劈篾拉丝,然后用竹丝在这金器外飞快地缠绕着。到了吃晚饭的时候,金器被竹丝严丝合缝地裹在了里面,一个特殊的茶筅制作完成,他还特地在尾部编扎了根小红绳。仲伟平欣赏着自己的作品,相当满意,按他的想法,秦雷是个茶客,这茶筅一拿到手里,掂掂分量就知道里面有“花头”。这时,老婆喊吃饭,仲伟平小心地将这茶筅放进了工艺盒。
事也凑巧,第二天仲伟平就接到了秦雷的电话,问他这几天有没有空,说区农业局为了配合这次“斗茶大会”,托人设计了几个商标图案,已经发在产茶户的微信群里,想让仲伟平帮着参谋一下。仲伟平这才想起,自己已经一天没看微信了。他笑着说:“秦局长,这商标图案各有各的特色,微信上也说不清楚,况且,群里人多嘴杂,不小心还会莫名其妙得罪人。要不,我现在来你办公室,怎么样?”秦雷说:“好,我在办公室等你。”挂了电话,仲伟平开着车去区里,也就一个小时时间。刚进秦雷的办公室,就见秦雷笑嘻嘻地迎了出来:“仲老板,这商标图案看看不起眼,但意义非凡,所以,得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
落座后,秦雷给仲伟平泡了杯茶,然后迫不及待地拿出了一个文件夹,里面是各式各样配有文字解释的商标图案。仲伟平仔细地看着图案,突然,他看到了一个山峰模样的图案,这个图案比较特别,山峰的造型竟然像一个茶筅。
仲伟平选中了这个图案。他说出了自己的理由:茶筅始兴于唐,可见阳山茶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眼下茶筅技艺在其他地方已基本失传,制作技艺是一大亮点,代表阳山茶一枝独秀。一席话说得秦雷频频点头。
既然给出了意见,仲伟平就起身告辞了。他拿出那个有“花头”的茶筅,一语双关地说:“秦局长,这是我自己制作的茶筅,可是千金难买的宝贝,你留着做个纪念。”秦雷笑着接过盒子说:“这礼物确实是千金难求,十分感谢呀!”
P1-2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