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颈肩腰腿痛名医特色绝技
0.00     定价 ¥ 58.00
秦皇岛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2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72505577
  • 出 版 社 :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2-01
收藏
作者简介
  李明爱,男,医学硕士,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现工作于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北京针灸学会、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六经气化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师从王凡教授,擅长运用针灸、推拿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
展开
精彩书摘
  《颈肩腰腿痛名医特色绝技》:
  肩周炎主要病理机制为关节囊及周围组织的退行性变、肌腱腱鞘充血、水肿、细胞浸润,甚至纤维化、腱鞘增厚,导致粘连的形成。根据病理变化将病程分为3个阶段。①急性期。以炎症为主,持续2.5~9个月,表现为逐渐加重的肩周疼痛,日轻夜重。②粘连期或冻结期。以粘连为主,持续4~12个月,疼痛逐渐缓解,而以渐进性主动和被动肩关节活动度降低为特点,外展、外旋及后伸内旋动作受阻明显;③缓解期。持续5~26个月,疼痛不甚,肩关节活动度逐渐恢复,有的可表现出关节挛缩。肩周炎有自限性的特点,未经治疗者整个病程为12~42个月,平均30个月。但即使病情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仍有约60%的病例不能完全恢复正常,患肩活动度低于对侧正常肩关节。
  中医治疗肩周炎具有丰富的经验,总结了大量具有鲜明特色的疗法。推拿是目前治疗肩周炎临床最常用的方法,根据本病分期特点,手法有所侧重。急性期以止痛为要,手法宜轻柔,以按摩穴位和弹拨阿是穴为主,可迅速疏通痹阻之经络;粘连期主要是以松动粘连和滑利关节为主,选用中重度手法以作用到深部组织,同时结合扳法、摇法等被动手法以松粘解挛;缓解期则是减轻疼痛和恢复活动度并重,防止肌肉和关节囊的挛缩。
  针灸是使用频率较高的方法之一。近端取穴常选用烧山火、恢刺、齐刺、合谷刺、雀啄刺、苍龟探穴等刺法,远端取穴多用动气针法。治疗遵从针刺治痛的普遍规律:第一,肩关节局部或邻近取穴以及耳穴,多选用皮下斜刺或沿皮下透刺,这在肩周炎的针灸治疗中虽然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还没有成为普遍自觉遵守的规范。第二,远端取穴要强刺激,同时配合患肢运动,这是痛证针刺治疗中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在急性痛且选穴部位与穴位一般主治规律不合时。第三,远端穴位作用的特异性表现为一定区域内的动态敏感点,而不是固定的穴位。关于针刺选穴有以下两点值得一提:“条口透承山”被视为治疗肩周炎的特效穴,而后来相继发现的“肩痛穴”“中平穴”“胆蛔压痛点”“下巨虚”等也具有同等疗效,这些穴位实际上正是20世纪50年代“肩凝压痛点”的再发现,即在足三里穴下方,偏腓侧的较大区域内的压痛点。目前资料来源报道针刺治疗肩周炎常用的小腿部穴至少有11个之多,也就是说,只要是下肢部可以产生较强针感的穴位都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不独条口一穴。如果探查不出压痛,即可在此穴附近选针感好的穴位或部位针刺。刺激强度加上活动至关重要,比穴位本身更重要。当然,循经取穴疗效更好。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头面部疼痛
第一节 慢性外伤后头痛
第二节 偏头痛
第三节 三叉神经痛
第四节 牙痛

第二章 颈肩部疼痛
第一节 颈椎病
第二节 落枕
第三节 斜角肌综合征
第四节 肩胛上神经卡压
第五节 肩袖损伤
第六节 肩关节周围炎
第七节 肋软骨炎

第三章 上肢部疼痛
第一节 肱二头肌肌腱损伤
第二节 肘管综合征
第三节 腕管综合征
第四节 肱骨外上髁炎
第五节 肱骨内上髁炎
第六节 旋前圆肌综合征
第七节 前臂伸肌腱周围炎
第八节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第九节 腕尺管综合征
第十节 腕背腱鞘囊肿
第十一节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第四章 腰臀部疼痛
第一节 急性腰扭伤
第二节 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
第三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
第四节 腰椎小关节紊乱
第五节 腰背筋膜炎
第六节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第七节 坐骨结节滑囊炎
第八节 梨状肌综合征

第五章 下肢部疼痛
第一节 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第二节 髂胫束损伤
第三节 髌骨软化症
第四节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第五节 膝关节滑膜炎
第六节 胭肌损伤
第七节 腓神经损伤(腓深、浅神经)
第八节 跗骨窦综合征
第九节 跟腱周围炎
第十节 踝关节扭伤
第十一节 足跟痛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秦皇岛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