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右讲坛
“中国医学的经典特质与现代身份”高峰对话/003
思想与特质
《难经》子母补泻针刺理论评析 赵京生/021
隐匿的范式之争:华佗与张仲景伤寒学体系的争鸣与消长 顾漫/036
计量文化视域下中日传统医学药量的比较研究
——基于中日医学经典文献的考察 萨日娜/050
日本民间信仰中的身体描画与形塑:兼论与妖怪图像之关联 安井真奈美/064
从《扁鹊仓公传汇考》看日本医学考证学派的学术与清代考据学发展的关联 成高雅/079
知识与流传
中朝日医学交流研究的先行者——三木荣 郭秀梅/093
宋代医学文献的外传与回流
——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日本的传播、接受与回归国内为例 韩毅/105
“李朱医学”名义考论 郑洪 丁代苗 李筱蓦/131
苏联睡眠疗法在中国的传播:医学、技术与社会 莫小聪 苏静静/153
《魏氏家藏方》日本流布考 海霞 陈红梅/177
会通与转型
用科学重建中医
——以“中西医药研究社”为例 张大庆/193
近代“中药科学化”的实践路径
——西医吴云瑞的中药研究与推广 任轶 张宁娜/215
民国时期灸法知识体系的革新
——以《灸科学》的译介、影响为例 陈思言/229
近代中西产科学会通与论争
——以产后瘀血和血晕为中心 吴苗/243
晚清传华西医在朝鲜的传播
——以《身机践验》为中心的考察 陈婷 吕凌峰/260
学术书评
生命史学何以可能?
——余新忠《追寻生命史》的启示 马金生/279
《中文医史研究学术成果索引》评介 马佳聪/290
英文摘要/298
稿约/311
温馨提示:请使用秦皇岛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