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周历史名人家风家训》:
赵郡李氏家规由祖训二十条、家风六条、家规二十条、族戒六条等构成,基本形成家族内部的管理制度。其中“祖训”是历代先贤对后代教诲的精华;“家风”是历代族人一致认同的精神追求;“家规”是侧重于家族成员的行为规范,是家族事务的具体管理办法。其核心思想是“忠义”“孝廉”“正气”“乐善”和“担当”,训导家族成员孝顺重亲、忠于国家、团结和睦、明德修身、绝非为,塑造“忠孝仁义”的道德风范,形成良好家风,传承培育后代。
赵郡李氏东祖房的家训家规有着详尽的内容和具体的措施。我们来展阅一下具体的内容:
祖训
明明我祖,汉史流芳。教子及孙,悉本义方。
仰绎斯旨,更加推详。曰诸裔孙,听我训章:
读书为重,次即农桑。取之有道,工贾何妨。
克勤克俭,毋怠毋荒。孝友睦姻,六行皆臧。
礼义廉耻,四维毕张。处于家也,可表可坊。
仕于朝也,为忠为良。神则佑汝,汝福绵长。
倘背祖训,暴弃疏狂。轻违礼法,乖舛伦常。
诒羞宗祖,得罪彼苍。神则殃汝,汝必不昌。
很可憎者,分类相戕。不念同忾,偏伦异乡。
手足干戈,我民忧伤。期我族姓,诜诜雁行。
通以血脉,泯厥界疆。汝归和睦,神亦安康。
引而亲之,岁岁登堂。同底于善,勉哉勿忘。
为普及而被浓缩为:
显祖扬宗,修身养德。敦本睦族,齐家保国。家风
崇尚祭祀文化,定期祭祖,续修家谱,提炼家规;
鼓励奋发读书,通读经典,学识兼茂,情操高尚;
坚守赤胆忠义,襟怀坦夷,嫉恶如仇,敢于直谏;
殚竭匡扶之心,运筹帷幄,忧国忧民,安邦治国;
秉承体察民情,一身正气,超脱世俗,忠孝双全;
保持事亲孝道,注重医道,乐善好施,家庭和睦。
家规及具体要求
一、敬祖宗
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子孙之身,祖宗之所遗也。犹木有根,无根则枯,如水有源,无源则涸。子孙永世得享,承国乐利之泽,祖宗积庆之所致也。不敬祖宗则忘本,忘本则枝叶不昌。故岁时祭祀,晨昏香火,必敬必恭,无厥无慢。至于立身修德,无忝所生,此尤敬祖宗之大本大原。凡我族人必敬之。
二、敦孝悌
父母双亲,吾身之本。父母之恩,天高地厚,恩情罔极人伦。十月怀胎,三朝乳哺,推干就湿,保抱抚摩,忧疾病,闻饥饱,调寒暑,父母受尽万苦千辛,方得子女成.人长大。为子女者即幸遇父母有寿,急急孝养,难报天恩。人生时日限也,万一错过,殁后即披麻戴孝、三牲五鼎,竞亦何裨?且孝则天佑,不孝则天谴,吲敢拂违,自罹罪罟。凡我族人,切不可失养失敬,以乖天伦。凡我族人必孝之。
三、睦宗族
本宗族者,千支同本,万脉同源,始出一祖。故《尧典》曰亲睦九族,周室则大封同姓,宗亲之谊,由来重矣。今世俗薄淡间,有挟富贵而厌贫贱、恃强众而凌寡弱者,独不思富贵强众,是不敬宗祖,则近于禽兽。观于此,而利与害共,休戚相关,一体同视可也。倘有博众以暴寡,藉智以欺愚者,当睦宗族为念。凡我族人必戒之。
四、端伦常
尊卑有别,长幼有叙,乃定于天人,忤长上乃乱天伦也。须坐则让席,行则让路,口勿乱宣,事不乱专。智不敢先,富不敢加。谦恭逊顺,绝去骄傲放肆之态,方是为伦常之理。先贤云:幼而不事长,贱而不事贵,不肖而不事贤,谓之三不祥。子弟者不肯安分循理,任情倨傲。行不让路,坐不让席,揖不低头,言不逊顺,曾不思尔将来也。做人尊长,尔做窳劣示人,亦将忤尔忤人,实所以自忤。凡我族人必端之。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