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实意义而言,权益资本、债券资本、信贷资本构成了我国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提高三类资本配置质量对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当前我国股票市场遭遇瓶颈,债券市场总体发展缓慢,信贷资本配置面临严重的信贷配给现象,资本配置效应不尽人意。信息不对称是影响资本配置效应的重要因素,会计信息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缓解资本配置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促进资本有效配置,研究会计信息与资本配置关系对于监管者、企业和投资者均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对监管者而言,能够为会计准则的改革和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提供建议;对企业而言,能够引导企业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披露质量;对投资者而言,能够帮助投资者充分利用会计信息进行投资决策。
从理论意义而言,不包含会计的企业理论是不完整的,会计在经济计量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Coase,1990)[1]。现代经济学已经证明,信息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概念之一,信息的不对称是制约经济运行方式和经济效率的基本问题(逯东等,2012)[2]。现代会计理论中的信息观和契约观表明,综合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具有缓解信息不对称的作用。会计信息的估值作用(信息观)对于完善权益资本和债券资本配置具有重要意义,而契约作用(契约观)对于银行信贷资本配置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和政治等制度对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North and Thomas,1973)[3]。制度安排影响会计信息缓解信息不对称的作用,进而影响其估值作用和契约作用,这一影响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中可能更加明显。探讨会计信息与资本配置的关系能够丰富会计理论中信息观和契约观的相关成果,进一步深化会计信息、制度环境和资本配置三者之间的关系。
权益资本、信贷资本和债券资本是企业重要的资金来源,三类资本的有效配置对于企业、投资者和经济体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中国逐步建立了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推动银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开始依靠市场的力量进行资本配置。当前中国股票市场遭遇瓶颈,债券市场总体发展缓慢,信贷资本配置面临严重的信贷配给现象,资本配置效应不尽人意。
本书以经济学相关理论为基础,构建会计信息通过信息效应和治理效应影响资本配置的微观机制框架,并将制度环境纳入会计信息影响资本配置的理论框架,指明制度环境是影响会计信息资本配置作用的重要因素,与会计信息呈现“互补性”或“替代性”关系。在对会计信息质量、信息不对称和制度环境进行测量与评价的基础上,分别以权益资本、信贷资本和债券资本为视角,对会计信息在上述资本配置过程中的微观机制、以及制度环境对会计信息资本配置作用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
本书研究结果对于完善资本配置、改善会计信息供给、发挥会计信息经济业绩、促进制度环境改革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启示。
此外,本书对于企业融资管理、投资者决策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1导论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研究思路
1.2.2研究方法
1.3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3.1研究内容
1.3.2结构安排
1.4本书的创新点
2文献综述
2.1会计信息与权益资本配置文献综述
2.2会计信息与信贷资本配置文献综述
2.3会计信息与债券资本配置文献综述
2.4制度环境与资本配置文献综述
2.5现有文献研究述评
3会计信息与资本配置关系理论分析
3.1信息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
3.1.1资本市场运转中存在的问题
3.1.2信息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
3.1.3制度环境对信息作用的影响
3.2会计信息影响资本配置的微观机制分析
3.2.1会计信息经济业绩的渠道
3.2.2会计信息影响资本配置的微观机制:信息效应与治理效应
3.3制度环境对会计信息资本配置作用的影响机理
3.3.1制度环境对会计信息经济业绩的影响
3.3.2一般性制度环境对会计信息资本配置作用的影响
3.3.3中国“新兴加转轨”时期制度环境的特殊性——市场、
金融与法律
3.4会计信息在不同资本配置作用中的共性与差异
3.4.1会计信息资本配置微观机制的共性与差异
3.4.2制度环境对会计信息资本配置作用影响的共性与差异
3.5本章小结——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4会计信息质量、信息不对称、制度环境测量与评价
4.1会计信息质量的测量
4.1.1会计信息质量的测量视角
4.1.2会计信息质量的测量方法
4.1.3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状况——基于应计利润
质量模型
4.2信息不对称的测量——基于市场微观结构理论
4.2.1信息不对称的测量视角
4.2.2信息不对称的测量方法
4.2.3上市公司信息不对称的基本状况
4.3制度环境的测量
4.3.1制度环境的概念与维度
4.3.2制度环境的测量方法
4.3.3上市公司制度环境的基本状况
4.4本章小结
5会计信息与权益资本配置
5.1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1.1会计信息影响权益资本配置的作用
5.1.2会计信息影响权益资本配置的微观机制:信息效应大于
治理效应
5.1.3制度环境对会计信息权益资本配置作用的影响:互补性
5.2研究设计
5.2.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2.2被解释变量——权益资本成本
5.2.3解释变量与控制变量
5.2.4研究模型
5.3实证结果分析
5.3.1描述性统计
5.3.2相关分析
5.3.3会计信息影响权益资本成本的多元回归分析
5.3.4会计信息影响权益资本成本微观机制的多元回归
分析
5.3.5制度环境影响会计信息权益资本配置作用的多元回归
分析
5.4稳健性检验
0030045.4.1更换权益资本成本度量模型
5.4.2更换会计信息质量测量方法
5.4.3改变制度环境衡量方法
5.4.4采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估计
5.4.5滞后项回归
5.5本章小结
6会计信息与信贷资本配置
6.1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1.1会计信息影响信贷资本配置的作用
6.1.2会计信息影响信贷资本配置的微观机制:治理效应大于
信息效应
6.1.3制度环境对会计信息信贷资本配置作用的影响:互补性
6.2研究设计
6.2.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6.2.2研究变量
6.2.3研究模型
6.3实证结果分析
6.3.1描述性统计
6.3.2相关分析
6.3.3会计信息影响平均债务成本的多元回归分析
6.3.4会计信息影响平均债务成本微观机制的多元回归分析
6.3.5制度环境影响会计信息信贷资本配置作用的多元回归
分析
6.4稳健性检验
6.4.1利用交乘项检验制度环境影响
6.4.2更换会计信息质量测量方法
6.4.3改变制度环境衡量方法
6.4.4采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估计
6.4.5滞后项回归
6.5基于债务可得性和债务期限结构的进一步分析
6.5.1研究变量与模型
6.5.2多元回归分析
6.6本章小结
7会计信息与债券资本配置
7.1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7.1.1会计信息影响债券资本配置的作用
7.1.2会计信息影响债券资本配置的微观机制:信息效应大于
治理效应
7.1.3制度环境对会计信息债券资本配置作用的影响:替代性
7.2研究设计
7.2.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7.2.2被解释变量——债券资本成本的衡量
7.2.3研究变量
7.2.4研究模型
7.3实证结果分析
7.3.1描述性统计
7.3.2相关分析
7.3.3会计信息影响债券资本成本的多元回归分析
7.3.4会计信息影响债券资本成本微观机制的多元回归分析
7.3.5制度环境影响会计信息债券资本配置作用的多元回归
分析
0050067.4稳健性检验
7.4.1利用交乘项检验制度环境影响
7.4.2更换会计信息质量测量方法
7.4.3改变制度环境衡量方法
7.4.4滞后项回归
7.5基于债券信用评级的进一步分析
7.5.1主要研究变量
7.5.2研究模型
7.5.3多元回归分析
7.6本章小结
8研究结论、启示与展望
8.1研究结论
8.2研究启示
8.3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会计信息质量测量代码——STATA程序
附录二:会计信息质量分行业分年度估计结果
附录三:高频交易数据处理代码——R语言和STATA程序
附录四:知情交易概率测量代码——SAS程序
附录五:中国区域制度环境指数
附录六:信息效应与治理效应差异——自体抽样法STATA程序
附录七:分组回归组间系数差异——自体抽样法STATA程序
附录八:多重共线性检验——方差膨胀因子
索引
后记
温馨提示:请使用秦皇岛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