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实施长三角科技创新合作战略,推进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主题展开研究。全书的框架如下:第一篇为理论研究,对与本研究相关的区域创新体系与跨行政区创新体系,全球生产网络与全球创新网络等理论进行分析,同时比较国内跨区域科技创新合的作经验。第二篇为战略研究,分析长三角科技创新合作的现状,研究长三角科技创新合作的战略任务与重点领域,并提出长三角科技创新合作的政策建议。第三篇为路径研究,分别对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科技平台合作与重点产业合作进行分析;第四篇为城市创新研究,对长三角创新主极——上海,以及三个创新副极——南京、杭州和合肥的科技创新情况进行分析。
目 录
第一篇 理论研究
第一章 区域创新体系与跨行政区创新体系 7
一、区域创新体系 7
二、跨行政区创新体系 11
三、完善跨行政区创新体系提升长三角创新能力 13
第二章 全球生产网络与全球创新网络 15
一、全球生产网络 15
二、全球创新网络 20
三、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提升长三角创新能力 25
第三章 国内跨区域科技创新合作经验 26
一、京津冀科技创新合作经验 26
二、泛珠三角科技创新合作经验 29
三、对长三角科技创新合作的启示 32
第二篇 战略研究 34
第四章 长三角科技创新合作的现状 35
一、长三角区域合作的历史演进 35
二、长三角科技创新合作的现实基础 37
三、长三角科技创新合作现况 41
四、长三角科技创新合作存在的问题 48
第五章 长三角科技创新合作的战略任务 51
一、锁定一个目标 51
二、把握两个抓手 51
三、立足三个基点 51
四、围绕四个重点 52
五、构建五个系统 52
六、培育六个创新增长极 53
第六章 长三角科技创新合作的重点领域 57
一、优先发展领域 57
二、重要科技工程 57
三、重大科技专项 59
第七章 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合作的政策建议 67
一、创新科技创新合作机制 67
二、加大科技合作的投入力度 69
三、推进创新平台合作 69
四、建立长三角人员交流制度 71
五、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政策引导 72
六、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及其推广 73
第三篇 路径研究
第八章 科技资源共享 76
一、长三角大型科学仪器共享 76
二、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 79
第九章 科技平台合作 84
一、长三角高新园区合作 84
二、长三角众创空间合作 90
第十章 重点产业合作 93
一、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合作 93
二、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合作 102
第四篇 城市创新研究
第十一章 上海: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115
一、上海在国际城市创新竞争中的位置 115
二、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目标 119
三、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重点方向 121
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政策措施 128
第十二章 南京: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 131
一、南京市科技创新的现实基础 131
二、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的战略目标 132
三、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的重点方向 133
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的政策措施 137
第十三章 杭州: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 142
一、杭州市科技创新的现实基础 142
二、打造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的战略目标 143
三、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的重点任务 144
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的政策措施 149
第十四章 合肥: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 151
一、合肥市科技创新的现实基础 151
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的战略目标 153
三、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的重点任务 155
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的政策措施 161
主要参考文献 166
后记 169
温馨提示:请使用秦皇岛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