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心理传记与质性心理学(第5辑)
0.00     定价 ¥ 89.00
秦皇岛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1737267
  • 作      者:
    郑剑虹,刘电芝
  • 出 版 社 :
    中央编译
  • 出版日期:
    2019-06-01
收藏
编辑推荐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和研究领域的拓展是繁荣心理科学和促进人类自身理解的重要途径,质性研究方法对于产生新的心理学研究思路、新的概念和理论具有独特的方法学优势。希望新版《心理传记与质性心理学》集刊能够进一步成为凝聚华人心理学人文取向研究队伍,发现和培养人才,产生具有中国化的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的重要阵地,为发展我国心理学做出独特的贡献。

——当代教育名家、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科评议组前召集人、西南大学资深教授 黄希庭


质性研究的兴起是一种令人欣喜的现象。人类的丰富性与立体性决定了对其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恐怕不是单一取向可以完成的。因此,心理学对质性研究应该有更加积极的态度。

——中国心理学会前理事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前理事长、南开大学教授 乐国安


心理学是人类探索自身的一门科学。由于研究对象的极端复杂性,决定了心理学研究的多层次、多角度和多方法并存。目前主流量化取向方兴未艾,质性研究已在异军突起,釆用现象学取向、解释现象学分析、扎根理论、叙事心理学、对谈分析、话语分析等质性方法的研究报告异彩纷呈。《心理传记与质性心理学》集刊的出版恰逢其时,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的心理学质性研究,更好地发挥质性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心理学会前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 傅小兰教授


本土心理学的研究进路,以实地观察、记录、分析当今老百姓生活中出现的行为现象为第一步,然后再将之放在自身文化/社会/历史的脉络中去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意义。传记、其他叙述及质性研究材料是本土研究启步的沃土。我祝贺本刊新版的开启,并为它能帮助深入探研中国人的心理及行为,深表庆幸及感激。

——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前系主任 杨中芳教授


展开
作者简介

郑剑虹,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西南大学心理学硕士、博士。现任广东湛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心理传记学与生命叙事研究所所长,中国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论自强人格》、《心理传记学手册》等专著、译著和教材9部,主持和参研省部级课题7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各级政府奖4次。研究兴趣为心理传记学、人格心理学和政治心理学。刘电芝,苏州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所长、苏州市心理学会理事长、江苏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鞍山师范学院客座教授和苏州科技学院兼职教授。

展开
内容介绍

1910年出版的弗洛伊德的《列奥纳多.达.芬奇与他童年的一个记忆》(Leonardo da Vinci and a Memory of His Childhood),启蒙了后世“心理传记学”的研究范式。20世纪90年代,中国海峡两岸几乎同时开始了心理传记学这一领域的探索,采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非凡人物的生命故事进行研究。《心理传记与质性心理学》(原名《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集刊每年出版两辑,将为海峡两岸的学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以促进人文取向心理学的发展。

展开
精彩书摘

小时候的闻一多是专注、果断、积极、热情、快乐和认真的。

他自小读书,认真专注(刘烜,1986),一次有蜈蚣爬到脚上,他毫无察觉,家人把蜈蚣弄走,他还嫌别人吵了自己读书(陈明华,1988)。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起义爆发,他受到革命热情的鼓励,果断地剪掉了自己的辫子(徐有富,1999)。

他总爱在晴好的傍晚,带着弟弟家驷爬到西边的土山顶上,看炊烟袅袅、扁舟行过,直到母亲喊他们吃饭,兄弟俩才快快乐乐地回到温暖的大屋子去(刘志权,1999)。

同时,他也是好学、老成、恬静、文雅、拘谨、好奇和聪明的。

闻氏家谱记载,祖上对子孙寄予厚望,手定世谱「佳启昌盛世,贤良佐邦家,立心期中正,厚德焕光华」,闻一多是「家」字辈。祖辈花巨资专门置办书房、开辟私塾,聘请名师教授闻家子弟(闻黎明,2016),此事在闻一多的自传《闻多》中最先出现(闻一多,2001),恰好符合 Alexander(1990)的「初始性指标」条件。

另外,闻一多的父亲是清末秀才,忠厚开朗、认真好学,赞同变法维新。于是,祖传的学风与闻父的言行熏陶着闻一多,他从小勤学爱问、好学不辍(郭道晖、孙敦恒,1980;黄海源,2012)。

当时的闻一多「尚幼,好弄,与诸兄竞诵,恒绌」。「恒绌」的挫折、技不如人的沮丧,很可能促使幼年闻一多不服输且加倍努力。每天回家,闻一多跟随父亲阅读《汉书》,他「数旁引日课中古事之相类者以为比,父大悦」。自己的学习进步能令父亲喜不自禁,这是世儒之家子弟的孝顺之举。此后,作为褒奖,父亲每天晚上都给他讲解汉书中的名人言行(闻一多,2001)。日常的亲子互动强化着闻一多专注于课业、刻苦读书的动机与行为。根据马斯洛(Maslow, 1954/2012)的需要层次理论,个体有获得归属与爱的需要和自尊的需要。正因为勤勉、刻苦、认真、专注等与好学相关的特质有助于闻一多获得重要他人的爱与尊重,于是这些特质被激发出来。当然,传统的家庭教育还是把闻一多规范成喜欢安静、酷爱书本、勤勉拘谨的老成少年(臧克家,1980)。科举考试取消五年后,闻一多考入位于武昌的高等小学。次年,闻一多目睹辛亥革命爆发,他好奇地看着周围的一切(李娇、郭雅静、王婷婷,2011)。尽管年幼的他并不了解革命实质,但激昂的革命场景还是在他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这个时段,闻一多在家学滋养中成长,祖辈父辈的言行是塑造其人格的主力。他与长辈建立了良好的客体关系,在彼此的互动中了解着自己和他人,渐渐将自己视为独立的实体。诚然,无论是外在形式还是内心深处,幼小的个体尚无需要、亦无能力从大家族中独立出去,他依恋于家庭所赋予的养育和庇护。就这样,平稳且顺利地,他的人格向着长辈们既定的目标稳步前行。然而,此刻出现了一个转捩点(本阶段最后两年),亲历辛亥革命对他产生了极大的震撼,此事成为他生命中的关键事件,他激动地剪辫子、返乡画故事、讲见闻,用孩子的方式表达兴奋,与之前拘谨、恬静的他判若两人。别人的反馈(包括家人的担心、乡亲的钦佩)对他也是强化,他品味着激进革命带来的新鲜感和刺激感,更加认同革命这样的社会事件。不仅如此,直到成为清华学校的学生,他还乐意绘制海报、提笔成文,足见此事影响之深远。


展开
目录

心理传记学



潘菽院士如何成为理论家:一种心理传记学研究


包声飞郑剑虹/ 1



闻一多人格发展的心理传记学研究


沈楠尹可丽/ 27



从“绝望”到“希望”——史铁生的心理传记分析


舒跃育唐文婷/ 59




叙事心理



走一趟生命文本的反思旅程:从文本解读的观点再看叙说

心理研究


李文玫/ 95



霸王卸甲:透过自我叙说找回真实的力量


蔡健功陈易芬/ 127




祭如在:自我分析中的他者关系


陈慧玲/ 155





参与式观察



长寿即福——基于老人生活世界的参与式观察和非正式访谈


王堂生 钟年/ 179



《心理传记与质性心理学》约稿启事/ 207








Psychobiography 




How Pan Shu Turned into a Theorist:A Psychobiographical Study



Bao ShengfeiZheng Jianhong/ 1


Psychobiographical Research of Wen Yiduos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Shen Nan and Yin Keli/ 27



From “Despair” to “Hope”:Psychobiographical Analysis of Shi Tiesheng



Shu YueyuTang Wenting / 59



Narrative Psychology 



Walking Through the Reflection Journey of Life “Text”: From The View of Text Interpretation to Narrative Psychology Research




Li WenMei/ 95


Overlord Resurrection: Using SelfNarrative 

Retrieve Real Power



Tsai ChienKung and Chen YihFen/ 127


When Sacrifice, as if Spirit is Present: Self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Other



Chen Huiling/ 155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Longevity is Blessing: A Study on the Life 

World of the Elders Based on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Informal Interview




Wang Tangsheng and Zhong Nian/ 179



Call for Papers/ 207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秦皇岛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