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传膳啦!(明朝篇)
0.00     定价 ¥ 45.00
秦皇岛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21709780
  • 作      者:
    袁灿兴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集团,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0-01
收藏
作者简介

袁灿兴,江苏靖江人,历史学博士、副教授,江苏省青年骨干教师,电视节目法律讲堂主讲人,《澎湃新闻》专栏作者,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社会史。

展开
内容介绍

《传膳啦!(明朝篇)》依据翔实的史料,用古雅幽默的笔触介绍了明朝的饮食文化,皇帝日常的饮食搭配,以及美食背后的趣闻逸事,更收录了很多隐藏在故纸堆里的宫廷美食和药食的做法。杀伐决断的朱元璋,讲求“为上者,饮食要精调”,偏偏面对狡辩的厨子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心**的嘉靖帝,派人到各地寻访五色芝。可当有官员申请,免去进贡红曲飘香、咸鲜入味的鱼鲊时,嘉靖帝却又不同意,**的嘴巴,也要尝遍人间美味。沉迷做木工的天启帝偏爱鲜美的鸡枞,只赐给自己的乳母客氏和魏忠贤,连皇后都不让尝一口。焦头烂额的崇祯帝不得不靠清新嫩美的鹅裹蔬菜和清润滋补的燕窝羹调养身体,降下火气,以期挽回大明王朝的颓势……

美食之中,贯穿南北,更沟通古今。明代皇帝中不乏酒鬼,所饮之酒,名目繁多,有荷花蕊、秋露白、寒潭香、佛手汤、羊羔酒、头脑酒等七十余种。其中*有名的御酒金盆露,清而不洌、醇而不腻,迄今在丽水山中,仍秉持古法酿造。明代宫廷中*常见的主食是汤饭,精致的汤饭配以五香小菜、熏烧之类的割切,甚至由此发展出药膳。如今汤饭已从款待外宾、招待帝师的宴席标配,变成寻常人家餐桌上的食物。

一饮一馔背后,是热气腾腾的帝王生活,更是有滋有味的寻常人生。


展开
精彩书摘

黄鼠正肥黄酒熟

在明代,有一种食物,作为贡品,从千里之外送入宫中,成为宫廷美食。有意思的是,在明初,朱元璋定下各种规制,以去除蒙古人的影响,但这道蒙古人追捧的美食,却被选择

性地遗漏掉了,这就是黄鼠。

黄鼠也称礼鼠、拱鼠。到了晴暖天,黄鼠出,坐洞口,见了人也不畏惧,将其前足拱起,

形同作揖,若人靠近,方逃入洞中。黄鼠作揖行礼的模样让古人很是感动,动物能知礼,有

的人却不能,以至于《诗经》中称赞“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汉昭帝元凤元年(前80)九月,有黄鼠衔了尾巴,在燕王刘旦的王宫端门跳舞。黄鼠跳舞,惊动了燕王刘旦,派人前去查看,鼠舞不休,一日一夜后,死于舞蹈之中。时燕王刘旦将谋反,黄鼠之舞,寻死之兆也。刘旦不能继承帝位,乃图谋废立,被汉昭帝赐令自尽。

北魏普泰元年(531),并州、肆州及周边地区,连年遭遇霜灾、旱灾,饥民走投无路,只能揭竿而起。有葛荣的起义军余部二十余万人,被高欢收留。这些人投降后,缺乏粮食,“降户掘黄鼠而食之,皆面无谷色”。靠黄鼠不能彻底解决吃饭问题,高欢遂领兵前往太行山以东地区就食,并靠着这支力量,最终崛起。直至此时,黄鼠还未曾被视为美味,而是饥民走投无路时的充饥物。

到了辽国时期,黄鼠方才流行开来。《渑水燕谈录》载,契丹国产大鼠,肥而味美,称为“毗狸”。此物专供国君之用,王公将相,轻易不得一尝。专供宫中御用的黄鼠,以羊乳喂养,使其肉味更为肥美。此处记载出产黄鼠之地,乃是山西大同。大同一带,当日属于契丹统治地区。辽国派遣使者至大宋国时,常携带黄鼠,献给宋皇室食用。

大宋国派遣使者出使契丹时,在宴席上也曾尝过此味。《使辽录》载:“令邦者以其肉一脔,置之食鼎,则立糜烂。”北宋《画墁录》中记录,大宋使者到了漠北,接见完毕之后,

“赐羊羓十枚,毗黎邦十头”。“毗黎邦,大鼠也”,即黄鼠,乃是辽国皇帝专享,大臣们不敢私畜之。

黄鼠有很多别称,如蒙古人将黄鼠称为“塔喇巴哈”。《饮膳正要》中记录,塔喇巴哈,一名土拨鼠,味甘无毒,煮食之。南宋时,彭大雅出使蒙古,看到了游牧民族的生活,他在《黑鞑事略》中记录:“其食肉而不粒,猎而得者曰兔、曰鹿、曰野彘、曰黄鼠、曰顽羊。”蒙古人在草原上行走游牧,有各种丰富的狩猎资源,其中有羊、鹿、兔之类,也包括了黄鼠。

彭大雅记录,当时蒙古人的饮食,火燎者十之八九,鼎烹者十之二三,食物以烧烤为主。直到今天,草原上的蒙古人,猎获土拨鼠后,去掉内脏,将滚烫的小石子塞入,然后靠石子的热量将黄鼠肉烤熟。吃肉之时,除了盐,基本上不放其他调料。当日蒙古人吃半生半熟的肉,认为这样的肉比较耐饥且养人。在日常生活中,蒙古人以羊肉、牛肉为主,在祭祀时会杀马吃肉,至于黄鼠肉,则是具有特别风味的美食了。

在元代,汉人知识分子一定程度上受到蒙古人生活习俗的影响,相当一部分汉人知识分子开始效法蒙古人,饮食上也是如此。元代士人在诗歌之中,多有对黄鼠的描写。元代陈孚有系列边塞诗,颇有豪迈之气,其中一首云“黄沙浩浩万云飞,云际草深黄鼠肥”。再如福建人陈宜甫,成为晋王幕僚,与赵孟等人不时唱和,“冰融河水浊,沙接塞云多。土穴居黄鼠,毡车驾白驼”。在一次与友人的宴会中,浙江丽水人陈镒描述了黄鼠作为大菜的情形:“黄鼠登盘脂似蜡,白鱼落刃鲙如丝。”塞外黄鼠,江南白鱼,共同组成了丰盛的食谱。

安徽宣城人贡师泰,在元代官至礼部、户部尚书,为元代后期文坛领袖之一。作为进入元代政治中枢的汉人,对黄鼠,他丝毫不排斥,且有较多诗歌描述。如:“荞麦花深野韭肥,乌桓城下客行稀。健儿掘地得黄鼠,日暮骑羊齐唱归。”郑守仁则与其唱和云:“野韭青青黄鼠肥,地椒细细白翎飞。郎君怯薛今朝出,请得官钱买酒归。”

由元代人的诗歌,可以遐想他们在草原上吃黄鼠的景象。秋日草原上,小雨初干草未霜,放眼穹庐,秋色沙场,腰悬弓箭,纵马飞驰,“割鲜俎上荐黄鼠”。到了冬季,寒云压顶,

雪色未消,羽林禁卫一起围猎,一支支箭射向空中黑雕。游猎罢了,回到帐中,“满斟白湩烧黄鼠”。无数快马,踏雪草原,帐篷星布,鼓声不断,不时有海东青飞起,至晚间,满上马乳酒,就着大盘的烤沙羊黄鼠,这就是草原的生活。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帝王饮食需精调

马皇后炊饼暖心

英宗的草原饮食

光禄寺的赐宴

老太家膳累天下

崇祯的一次早膳

第二章 厥味甘美推山珍

黄鼠正肥黄酒熟

肥兔鹌鹑悬庖屋

半翅沙鸡味更鲜

空肠老饕天花菜

第三章 天厨赐馔驴猪羊

鹅鸭割切就汤饭

食鹅的无上诱惑

猪头猪肚猪灌肠

突兀驴肠使人惊

新科进士羊背皮

第四章 海错水鲜味尤佳

食熊则肥食蛙瘦

糯米酒儿鲜鱼酢

鲥鱼捧出惠儒臣

海参温补价腾贵

且请卿卿吃蛤蜊

且向江南问鳆鱼

第五章 酒气黄封满座香

光禄美酒太官羊

御厨官酒出黄封

沽来处州金盆露

谁怜按酒敌庖羊

财色酒气万历帝

第六章 御馔特供素蔬茹

蔬食第一数菉笋

东海扬帆采石花

乳饼鲍螺当啜茶

香料之王数胡椒

四月分食不落夹

五色芝与龙涎香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秦皇岛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