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凌叔华与世界文学
0.00     定价 ¥ 78.00
秦皇岛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20345347
  • 作      者:
    林晓霞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6-01
收藏
作者简介
  林晓霞,汉,福建莆田人,文学博士,2015年9月,经人才引进调入福建工程学院,现为福建工程学院副教授。2012-2013年美国哈佛大学“联合培养博士”访问研究员,2014年于北京语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2年6-7月参加由哈佛大学与伊斯坦布尔Bilgi大学联合举办的“世界文学”暑期学校;2017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于2018—2019年先后到美国宾州大学和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英美文学与翻译、世界文学、西方文学理论。先后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或参加各级项目12个。
展开
内容介绍
  世界文学现在已成为一个前沿理论话题,对于这个话题,东西方著名学者如弗朗哥·莫雷蒂(Franco Moretti)、戴维·戴姆拉什(David Damrosch)、西奥·德汉(Theo D'haen)、王宁和张隆溪已经发表了大量的著述。凌叔华是一位不被中国现代文学史关注的重要作家。凌叔华在中国生活了很长时间,有着深厚的中国文化根基。在她从中国到欧洲的流散经历中,凌叔华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现代文学,并以自己的方式让西方读者关注和阅读中国文学作品,尤其是那些对中国历史、文学、女性研究和自传感兴趣的西方读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世界文学的发展过程可以被视为是流散作家和知识分子的流散写作。
  基于这一点,《凌叔华与世界文学》试图以凌叔华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流散作家为例,来探讨世界文学的双向旅行,并对“世界文学”概念进行新的阐释。
展开
精彩书摘
  《凌叔华与世界文学》:
  在描述世界文学是如何通过文学作品的生产、翻译和流通形成的,戴姆拉什重点从世界、文本和读者三个方面来定义世界文学。1.世界文学以椭圆形的方式折射出民族文学;2.世界文学的写作能够得到翻译并受益于翻译;3.世界文学不是一套经典的文本,而是一种阅读的模式:是一种超然的参与,跨越我们自身的时空。①这显然较之人们以往对世界文学的概念是一个突破。受此启发,我想在民族文学的语境中考察中国第一代现代女性作家凌叔华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创作的以女性为主题的小说文本。凌叔华在这一阶段的创作主要是把男权主宰的社会里女性的性压抑、男女之间婚姻恋爱关系的不和谐和传统封建家庭的种种弊端作为写作的主题。世界文学的创作在过去几个世纪,作家往往为国内读者写作,即使他们创作的人物想被世界各地的读者所认识。
  凌叔华的小说创作,从妇女的角度表现恋爱、婚姻、家庭问题的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凌叔华笔下的女性多姿多彩、血肉丰满,揭示社会角色对女性的生存样态和心态的规定作用及强制效果。除了以女子作为作品的主人公外,她还写了一些以儿童为主角的作品,如小说集《小哥儿俩》收集的十几篇反映童真童趣的文章。凌叔华创作的女性是与其个人经历紧密联系的。作品和生活就像一对孪生姐妹,既相似而又各自独立。女性是凌叔华小说创作的精髓,也是解读凌叔华小说创作的关键。就凌叔华的女性人物创作而言,主要分为旧式女性和新式女性这两大类。
  旧式女性形象又可分为少女形象和太太形象,前者如《绣枕》《吃茶》《再见》《茶会以后》①等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她们深居闺阁,足不出户,所有活动几乎都被局限在家庭的范围内,平常无法与异性直接接触和交往。当“五四”新文化、新思潮的东风吹进高宅庭院时,她们纷纷从深闺中探出头来感受时代之风对她们的吹拂,她们向往幸福,憧憬美满的家庭。如《绣枕》中的大小姐,温顺聪慧、多情敏感,遗憾的是她“养在深闺人未识”。她辛勤地绣着一对精致、漂亮的靠枕,梦想以此换取自己幸福美满的婚姻和安逸舒坦的生活,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绣枕遭践踏之后又回到大小姐的眼前,她的心就像她刺绣的绣枕一样任人践踏,梦想破灭了。凌叔华所给予“大小姐”的这点可怜的权利——凭借妇德女红来争取对生活和爱情的憧憬和期待,最终也未能如愿以偿。这反映了“五四”的新青年、新文化思潮在这类旧式少女身上的极度微弱的回声,更不懂当时时髦的话语,如“德先生”和“赛先生”等。在鼓吹一切新事物的“五四”时代,她们是那些无法抗拒旧式的父权制度、任人摆布自己的命运的哀怨女性代表。
  ……
展开
目录
绪论 本专著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世界文学与中国现代本土小说

第二章 本土写作
第一节 凌叔华及其世界
第二节 东方女性写作:凌叔华小说创作(1920-1930)

第三章 民族作家、世界作者和世界文学
第一节 从民族到世界
一 白话文写作
二 西方小说叙事艺术的借鉴出新:“中国的曼斯菲尔德”凌叔华
三 流散写作
第二节 世界文学的镜子:凌叔华、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和弗吉尼亚·伍尔夫
一 在文学世界中互相交织的女性作家:女性写作与现代主义
二 互文性:凌叔华、曼斯菲尔德和伍尔夫的女同性恋小说比较研究

第四章 时间、空间、文化和世界文学
第一节 跨越时空的中西文学交流的纽带——布鲁姆斯伯里的中国成员凌叔华
第二节 作为文学的戏剧:朱利安·贝尔的莎士比亚之旅

第五章 翻译与世界文学
第一节 跨国翻译的实践: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
一 中西合作翻译的尝试:凌叔华和朱利安·贝尔
二 新月派对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翻译和接受
第二节 文化翻译和世界文学
一 跨文化女性主义翻译实践的协商
二 文化翻译的范例:《古韵》

结语 作为世界文学的中国现代流散文学
附录 比较视野中的世界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戴维·戴姆拉什教授访谈录
凌叔华年谱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秦皇岛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