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新时代精神标杆:人民日报典型报道18例
0.00     定价 ¥ 49.80
秦皇岛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1561077
  • 出 版 社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9-01
收藏
作者简介

  温红彦,1963年9月生。中共党员,高级编辑,工学学士,文学硕士。现任人民日报社政治文化部主任。党的十九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宣部“四个一批”新闻人才。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曾荣获中直机关“青年岗位能手”“精神文明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两次获中国新闻奖,多篇作品收入大学教科书。


展开
内容介绍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典型的领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日报承担了钟扬、黄大年、廖俊波、黄大发,邹碧华、兰辉等一大批重大典型人物的采写任务,打造出多篇有思想、高品质的典型人物报道力作。《新时代精神标杆:人民日报典型报道18例》即为这些受到中央表彰过的人物的深度报道文集。为了使读者进一步理解走近先进人物,人民日报记者还对采写过程进行记录整理,一并收入《新时代精神标杆:人民日报典型报道18例》,让读者感受到一个个有血有肉,可亲可敬的英雄模范。《新时代精神标杆:人民日报典型报道18例》的出版为正进行的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提供了得力的学习材料。
展开
精彩书摘
  《新时代精神标杆:人民日报典型报道18例》:
  地球物理界震惊了。国际航空物理学家盖里-巴尔内斯用两个“非常”评价黄大年:“这是一个非常前沿的课题,他做出了非常多的创新。”
  在场的评审专家无不对项目、对黄大年交口称赞。可谁也没有注意到,黄大年身上散发着一丝冰片的气味。
  他吃了速效救心丸。
  黄大年是在赴京前一天晕倒在办公室的。“不许跟别人说。”这是黄大年醒后对秘书说的第一句话。
  回国7年,他像陀螺一样不知疲倦地旋转,常常忘了睡觉、忘了吃饭。地质宫507室,是黄大年的办公室,只要不出差,屋内的灯光每天要亮到凌晨,门卫大爷早已习惯了他的工作节奏。
  回国7年,他超过1/3的时间在出差,不肯浪费宝贵的白天,他总是订夜航,在飞机上入眠。
  每次出差回到办公室,他就把会议吊牌随手挂在衣柜的横杆上,7年下来,竟攒了满满的一杆,大小各异、五颜六色的会议吊牌,每一个都是他奔波劳碌的见证。黄大年的秘书说,这只是其中一部分。
  在办公室的北墙上,贴着一张2016年的巨幅日程表,几乎每一日的格子里,都有安排,最后填写的是:2016年11月29日“第七届教育部科技委地学与资源学部年度工作会”,记录便戛然而止。
  黄大年为什么如此惜时不惜命?施一公替他作出了回答:“在前沿科学研究的竞跑中,任何取得的成绩都将马上成为过去,一个真正优秀的科学家总会有极其强烈的不安全感,生怕自己稍微慢一步就落下了。”
  每当黄大年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他就看一看办公桌对面的那张照片,那是2010年夏天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戴河与“千人计划”科学家代表的合影。看到这张照片,无穷的力量便又在心中回升。
  东奔西波,黄大年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扑在了工作上。家,反而成了一个短暂的栖息地。他觉得最对不起的人是妻子张艳。
  从卖掉诊所、舍弃“医学梦”跟随丈夫回国,到几十年如一日照顾他、爱护他,张艳是黄大年一生中最坚强的后盾。他对妻子许下一个又一个诺言:“再有一年就忙完了。”“再有一年就是正常的生活节奏了。”可是,年复一年,黄大年还是那个有家难回的黄大年。
  有时候,有些话,男人是说不出口的,唯以文字来表达。一到节日来临,他便在朋友圈里抒发几句感慨:
  2016年2月22日.元宵节,他这样写道:“办公楼内灯稀人静,楼外正是喜气洋洋。我们被夹在地质宫第五层,夹在‘十二五’验收和‘十三五’立项的结合部,夹在工作与家庭难以割舍的中间。没人强迫,只是自找,总想干完拉倒,结果没完没了,公事家事总难两全。”
  ……
展开
目录
序 用心用情用力打造精品佳作/李宝善
钟扬
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
——追记优秀共产党员、复旦大学教授钟扬/张烁
写出一个人的“灵魂”/张烁

黄大年
心有大我,山一样的巍峨
——追记著名地球物理学家、
国家“干人计划”专家黄大年/温红彦 吴储岐

黄大发
一个人,一辈子,一道渠
——贵州遵义老支书黄大发的无悔人生
/吴储岐郝迎灿
文章是工艺品 作者是设计者/吴储岐

廖俊波
“樵夫”的魔力——追记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
/姜潇姜洁
胜出一筹靠别具一格/姜洁

邹碧华
勇于担当的改革奋楫者
——追记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邹碧华年(上)
/徐隽郝洪
永远的“庭前独角兽”
——追记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邹碧华(中)
/徐隽郝洪
为了法治的进步
——追记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邹碧华(下)
/徐隽郝洪
从不寻常处深刻理解典型/徐隽

兰辉
公仆情怀守护羌山湔水
——记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原副县长兰辉/刘阳
用心与笔下的人物对话/刘阳

张超
化作海天一“飞鲨”
——追记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
一级飞行员张超烈士(上)/倪光辉
“飞鲨”是怎样炼成的
——追记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
一级飞行员张超烈士(中)/倪光辉
“飞鲨”英雄情亦真
——追记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
一级飞行员张超烈士(下)/倪光辉
今天我们如何讲好英雄的故事/倪光辉

尤良英
桃李东风渐次开
——兵团职工尤良英和她的
维吾尔族弟弟麦麦提的故事/刘维涛 胡仁巴
典型报道升级的几点思考/刘维涛

柴生芳
像西北白杨那样挺立
——追记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原县长柴生芳
/时圣宇 银燕
立足时代写典型/时圣宇

杨兆顺
一个基层干部的苦辣酸甜
——访上海市普陀区桃浦镇紫藤苑居民区
党总支书记杨兆顺/杜飞进 廖文根
人物报道可多些“原声回放”/廖文根

黄志强
留取肝胆照人间
——追记解放军总医院专家组原组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志强(上) /李昌禹
披肝沥胆铸医魂
——追记解放军总医院专家组原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志强(下)/李昌禹
一次难忘的“住院式”采访经历/李昌禹

乐焰辉
吹响青春的奋斗号角
——记第二炮兵
“导弹发射先锋连”指导员乐焰辉/冯春梅

满广志
陆军38集团军某机步团团长满广志
信息化部队的开路先锋/冯春梅
面向新时代讲好“新典型故事”/冯春梅

周恩义
点一盏灯,照亮心中那条路
——周恩义的故事(上)/赵婀娜
燃一团火,可以温暖许多人
——周恩义的故事(中)/赵婀娜
唱一首歌,把心底的爱给你听
——周恩义的故事(下)/赵婀娜
处理好典型人物写作中的几对关系/赵婀娜

李林森
生命之火
——一个基层组织部长的无悔人生/盛若蔚
寻找时代精神的“共鸣点”/盛若蔚

姜仕坤
这个“羊书记”大山舍不得
——追记贵州晴隆县委书记姜仕坤(上)/赵兵
感念贴心引路人
——追记贵州晴隆县委书记姜仕坤(中)/赵兵
大爱柔情动天地
——追记贵州晴隆县委书记姜仕坤(下)/赵兵
山水草木见真情/赵兵

张劫
43秒,穿越生死的抉择
——记安徽蚌埠市公安局特警支队
指一大队教导员张劫(上)/张璁
唱出生命的倔强
——记安徽蚌埠市公安局特警支队
指一大队教导员张劫(下) /张璁
平凡人的高光时刻/张璁

陈清洲
他用真情把百姓暖透
——记福建厦门市公安局集美分局
指挥情报中心教导员陈清洲(上)/张洋
“亲民为民的故事篓子”
——记福建厦门市公安局集美分局
指挥情报中心教导员陈清洲(下)/张洋
如何在回忆录中增强新闻性/张洋
跋 树起新时代精神标杆/温红彦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秦皇岛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