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传播中外国人汉字习得研究》是在本人主持完成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汉语国际推广中外国人汉字习得规律研究”(编号:10YJC740114)成果的基础上整理而成。这是我承担的省部级课题研究,对我来说很是吃力。2015年我完成最终成果和项目终结报告书,通过了专家鉴定,如释重负,心中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原本出版图书对我而言是一件难以企及并且也不敢想的事情,但是一位关心我的学业导师鼓励我将成果出版出来,算是对自己研究经历的一个阶段性总结,我萌发了出版的念头,并联系了出版社。与出版社签署合同之后才发现,这个过程非常艰辛,加之2016年从安徽调入上海工作,书稿完成时间竟是一直拖到现在。
《汉语国际传播中外国人汉字习得研究》的主要研究工作始于2009年,自从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之后,我便开始正式启动相关研究。一方面是搜集和梳理这方面的资料,撰写相关论文,另一方面设计了课题研究的总体框架和各章节的选题,并指导研究生围绕着外国人汉字习得过程、汉字习得感知、汉字教材设计等选题展开研究,撰写相关的硕士学位论文,有些选题还考虑到硕士研究生的国别背景,希望能突显出本课题中汉语“国际”‘推广的研究特色。参与课题和初稿写作的同学有孙玉珩、杨怡、王佳蕊、柏柯(泰国)、金竟宏(泰国)等。经过与几届研究生几年的共同努力,2015年顺利完成结题。课题结题前后,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课题成果进行了修改,包括调整架构、选留材料、统一体例、增扩删减、前后一致、文字润色等,有的章节甚至重新撰写。
可以说,《汉语国际传播中外国人汉字习得研究》充分反映了我们研究团队对汉语国际传播推广中外国人汉字习得相关特征的若干基本认识。在这里谨对课题的完成和初稿写作做出贡献的同学表示真诚的谢意。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