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外语教学课程思政改革论文集
0.00     定价 ¥ 39.00
秦皇岛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61865651
  • 出 版 社 :
    天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0-01
收藏
内容介绍
  《外语教学课程思政改革论文集》把天津商业大学外语教学部一年来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思考和体会呈现出来,以期抛砖引玉,引发进一步的研究和思考,进而把外语教学的“课程思政”引向深入。在前期教学探索和论文编辑过程中,《外语教学课程思政改革论文集》得到了学校各级领导、教务处、宣传部、学报编辑部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与指导。
展开
精彩书摘
  《外语教学课程思政改革论文集》:
  2.2整合校内外资源,共建中华茶文化思政教育系统工程
  中华茶文化涵盖中国哲学、历史、文学、医学、经贸等各方面,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于一身,形成了一套完备的中华茶文化体系,有高校各学科可继承与发展的丰富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目前高校各专业本着教书育人的教学理念,将中华茶文化与本专业内容相结合,开创具有本专业特色的思政教育新模式。大学英语教学面向高校非英语专业全体学生,涉及专业领域广,授课时间长,更应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完成了大学英语茶文化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特征,协同高校各专业师资力量,共同开发具有本专业特征的中华茶文化双语教材和课程,将茶文化思政教育由通识人文教育向专业素质教育纵深发展。可开设中华茶文化选修课,让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与本人兴趣、专业相关的茶文化资料,共同分享茶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精神,弘扬中华茶文化“和”的精神。学校应鼓励不同学科的教师共同开展茶文化研究,打造一支具有一定茶文化素养的师资队伍,同时整合校内外资源,将茶文化的核心理念与学生校园生活有机结合。高校借助现有的文化教育基地,邀请茶叶专家、文化学者传授茶业技艺,开展茶文化讲座、展览、茶艺表演,将茶文化融人校园生活;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共同组建中华茶文化社团,开展茶艺秀、茶诗朗诵、茶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践行中华茶文化的和谐精神,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共同构建和谐校园。
  2.3以地域茶文化为依托,培养家国情怀,共筑和谐社会
  中国茶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莘莘学子来自五湖四海,各自的家乡都有其独特的茶俗、茶礼,他们共同学习的地方也充满着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茶文化,这些都成为他们传承中华茶文化的鲜活材料。鼓励大学生走出“象牙塔”,融人当地百姓生活,了解当地茶俗、茶礼、茶馆文化,从不同角度感受中华茶文化和谐精神的地域表达,切身体会中华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开放包容的胸襟,能够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在地域文化的沟通、交流中,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以天津商业大学为例,莘莘学子一踏人津门就会感受到天津茶文化的独特氛围,无论是出租司机手边大罐闷茶散发的浓郁茉莉花香,还是津门茶馆荡漾的朗朗笑声都能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津门茶文化的祥和气息和对中华茶文化和谐精神的独特表达。教师在学生对身边茶文化感性认识基础上,引导他们探究当地茶文化的特征及地理、人文成因,培养家国情怀。如天津祥和的茶文化特征就与其地域、历史、人文紧密相连。天津作为南北货物的集散地,东西文化的交汇地,其独特的地域特征、码头文化和漕运传统造就了天津人热情开朗、幽默风趣的性格特征,也使天津成为中国曲艺之乡。因此,天津的茶俗、茶馆文化又在“和”精神的基础上注入了祥和快乐的轻松氛围,“和乐”成为天津茶文化独具特色的精神内涵。大学英语教师同时以地域茶文化现象为鲜活语料,培养学生用英语讲好身边的茶故事、茶文化,让学生不仅掌握对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准确表达,也掌握如何用英语讲述当代中国文化和身边故事,全方位解决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的问题,提升学生文化自信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2.4搭建对外宣传平台,传播中国正能量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中华文化显现的勃勃生机引起世人瞩目,世界各地掀起了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的热潮。各高校响应国家号召不断向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孔子课堂选派师资(这其中以语言教师居多),为高校间的国际合作交流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各高校应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整合校内外师资力量共建远程教育平台,开发远程教育课程体系,向国外院校输出茶文化等中国优秀文化,组织师生进行高校间的交流和合作,为学生创建一个中华茶文化对外传播的真实平台,让学生在跨文化交流实践中,探究如何用对方接受、认同的方式有效传播中华茶文化,以茶交友,增进民族间的文化沟通与理解,在语言交流实践中改进用英语表述中国文化的能力,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深入挖掘中国茶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刻精髓,讲好中国优秀文化故事,展示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世界人民更好地触摸中华文化脉搏、感知当代中国发展活力。
  ……
展开
目录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发展研究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思考
在大学英语汉英翻译教学中融入文化自信理念
大学英语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
——大学英语教师的双重责任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精品课建设案例分析
——以反恐主题为例
大学英语学习策略与方法
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跨文化敏感度实证研究
——以天津市高校为例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多元思考
将思政教育融人大学英语教学的途径
教材中的思政
——浅谈挖掘大学英语课程教材中的思政因素
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初探
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之我见
运用“隐性”思维对新生代大学生施行思政教育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三观”教育
新时代俄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教学与“思政”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有机结合
浅议课程思政建设与大学英语教学相融合
——基于《新视野大学英语》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思政建设与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模式探索
——以天津商业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为例
思政教育有机融人大学英语教学的探索
高等教育民俗文化思政课程改革的路径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以茶文化教学为例探究大学英语思政教育新模式
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能力提升策略分析
浅谈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及具体实践示例探讨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践行课程思政理念的优势
——对思政、课程、融合的思考与讨论
基于我校基本情况的大学外语教学改革探索
“中国民俗文化”课程思政探索和思考
——以民俗饮食文化为例
立德树人,搞好课程思政改革精品课建设
中国文化元素融人大学英语课堂的体验式教学探讨
探究三体合一进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
大学英语课堂融入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七单元A课文为例
艺术类大学英语多元化课堂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
传道授业相融合,解人生之大惑
一“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语言学研究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政教育的养分
一以曾国藩修身为例
大学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一以《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为例
大学英语教学助力实现“中国梦”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现状研究
一以天津商业大学为例
课程思政理念下大学英语改革研究
“课程思政”走进大学英语课堂
一以《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为例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实践
浅析思政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策略
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口语交际策略使用现状调查
大学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实践辩证融合初探
课程思政探索:以端午节为例
大学英语思政课程探索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民俗文化课程中的思政教育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秦皇岛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